- 1、本文档共3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二节寓有人生哲理的“游戏之作”一、《西游记》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1—7回)叙写孙悟空出身与大闹天宫故事,表现了孙悟空的叛逆。(石猴出世、海外修持、闹龙宫、闹地府、闹天宫、五行山)第二部分:(8—12回)写唐僧身世,交代取经缘由。(寻觅取经人、江流儿报仇、梦斩老龙、太宗入冥、水陆大会)第三部分:(13—100回)师徒四人战胜艰难险阻,历经81难(实则41个故事),终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三打白骨精、智激美猴王、大战红孩儿、真假美猴王、途经女儿国、三调芭蕉扇、误入盘丝洞、传艺玉华州、天竺收玉兔、五圣成真)二、《西游记》的主题“或云劝学,或去谈禅,或云讲道,皆阐明理法,文词甚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反映农民起义、反映市民阶层的斗争、密码说、赎罪说、情理说、心路历程说等。《西游记》的主题1.哲理主题说(心性修炼、人生哲理、赎罪说)2.宗教主题说(三教合一)3.游戏主题说4.政治主题说(农民起义)三、戏笔中存至理(一)幻中有趣——游戏性主题胡适《西游记考证》:“至多不过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说,神话小说,它并没有什么微妙的意思”。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此书则出于游戏”。(二)幻中有实——政治性主题张天翼《西游记札记》:“借妖怪们的造反来描写农民起义。”李希凡《漫谈〈西游记〉主题和孙悟空形象》:“大闹天宫”是写农民起义,“西天取经”是写不怕困难的大无畏精神,前后主题不同。(三)幻中有理——哲理性主题明·谢肇淛《五杂俎》:“虽极幻无当,然亦有至理存焉。”清·刘一明《西游原旨序》:“《西游》一记,阐三教一家之理,传性命双修之道,俗语常言中,暗藏天机;戏谑笑谈处,显露心法。”“悟之者在儒可成圣,在释可成佛,在道可成仙。”认为它是“修道奇书”。梁启超《告小说家》:《西游记》是一部“哲理小说”。《西游记》与心学1.张扬个性、肯定人欲的社会思潮“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外无物”。“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吾心须是自心作得主宰,凡事只依本性而行,便是大丈夫。”2.明代心学融儒教“存心养性”、道教“修心炼性”和佛教“明心见性”,其主旨是“求放心”,“致良知”,以此维护封建秩序。(三教合一)3.孙悟空形象的隐喻孙悟空大闹天宫——隐喻放心被压于五行山下——隐喻定心西天取经成正果——隐喻修心4.小说回目、诗赞的暗示“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第4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第7回)“猿猴道体配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马猿合作心和意,紧缚牢拴莫外寻。”(第7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第14回)“如果我们一定要问他的大旨,则我觉得明人谢肇淛说的‘《西游记》……以猿为心之神,以猪为意之驰,其始之放纵,至死靡他,该亦求放心之喻’这几句话,已经很足以说尽了”。——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四、整体性寓意与局部性象征(一)通过对神权机构和人间王国的描述,映射明代的腐朽皇权和黑暗现实。(二)作品中的妖魔鬼怪,映射明代权臣和作恶多端的各种社会恶势力。(三)通过对道教、道土的抨击,既斥责了神道的虚妄可笑,更是针对着明朝的社会现实。(四)《西游记》最大的思想价值就在于精心塑造了神话英雄孙悟空形象(一)孙悟空1.肯定了人的个性和价值。藐视权威,要求平等,反抗束缚,追求自由、个性解放的叛逆精神及对自我价值的肯定。2.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善识真伪,能辨善恶。聪敏机警、足智多谋。3.宣扬“致良知,求放心”的心学思想。“心猿”:放心—定心—修心五、《西游记》的人物形象塑造悟空:“只要你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第24回)悟空:“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千经万典,也只是修心”。(第85回)第三节神幻世界的奇幻美与诙谐性一、奇妙丰富的想象和现实寓意“极幻之文含极真之情,极奇之事寓极真之理”“文不幻不文,幻不极不幻。是知天下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