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景观设计说明]72某山体公园景观设计说明.pdf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72某山体公园景观设计说明.pdf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72某山体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72某山体公园景观设计

说明

篇一:72某山体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第一章项目背景

1.设计背景

根据2009年12月《平阳县昆阳镇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所确定的平

阳县城南片“一核两轴,两廊四片”的功能结构。本次设计的平塔-龙山公园是城

南片规划区中的人文生态廊道和自然生态廊道的交融处,是最具历史人文和自然山

水特色的城南片的城市核心和人文景观核心。

平塔、龙山公园是整个平阳县昆阳镇南片区建设的排头

兵,它的设计将对周边的环境起着指引的作用,因此在设计前,首先对平塔和

龙山公园的现状特点及发展条件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当地的资源特色,提出了平

塔、龙山公园共同发展的总体策略,最后确定本案的功能定位,合理地进行空间布

局和规划控制,打造出一个集生态,文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中心公园。并以平

塔,龙山公园的建设来提高整个南片区的区位优势和景观环境,并运用经营城市的

理念盘活整个南片区,使之带来巨大的经济,环境,社会的综合效应。

2.区位

平塔公园位于昆阳镇平塔村中部的塔山范围,东临昆鳌快速通

道,西临西塘河,南临平阳一中,北接皇岙路,公园规划用地面积为2.832公

顷。

龙山公园位于昆阳镇平塔村北部的龙山山体范围,西临昆鳌快速通道,东临新

规划的高档居住区,南临牧垟下路,公园规划用地面积为15.4364公顷。

3.自然条件

本地域气候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年平均气

温17.9摄氏度,最冷月平均气温7.5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5摄氏度,最热月平

均气温28.1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38.3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1632毫米,主要

集中在春夏两季。梅雨和台风易造成山洪。地块内龙山地势较高,最高处约

40米,其他地势平坦,高程一般在3.2-4.5之间。

4.基地现状

1)用地性质:基地范围内现状主要是塔山和龙山的自然山体,以及山体周边的

工业、仓储用地和办公住宅用地。现状有平阳县大小包装有限公司、平阳县广田集

团经编厂、平阳县公安局消防大队、浙江国欣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平阳县经编厂

等。

2)基地特征:从龙山东面视线所及,龙山山体天际线自然完整,植被覆盖率

高,山下是良田万亩;但自龙山西面界面所示,山体破坏严重,岩石裸露,植被破

坏,山下工厂和仓库杂乱无序,并有一处高耸的工用烟囱。塔山山体保留完整,周

边民宅已经开始拆迁。

3)人文古迹:古迹一位于塔山山顶之文明塔,建于清朝光绪

十年,距今已有100多年,塔分七层,高35米。古迹二为建于南宋乾道元年

的净明禅寺,宋时高僧道隆禅师和光禄禅师曾先后在净明禅寺静修,所以净明禅寺

在平阳历史上有较高的地位和声望。其他保留的特色建筑还有龙山白马殿和塔下村

坤灵宫。4)现状交通:基地周边主要交通路线有昆鳌大道、平师路、昆鳌路。基地

内现状交通都为工厂办公场所的内部道路,通往龙山的只有一条厂间小路,从龙山

西通往龙山白马殿,山间无其他成型的山路。

5)现状绿化:龙山山体植被杂乱无序,山体西面破坏严重,岩石裸露已无植被

覆盖,基地内需要重新建立新的生态植被系统。

第二章设计依据

1.《平阳县昆阳镇城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2.《平塔、龙山公园

景观方案设计招标文件》及其组成部分3.《公园设计规范》4.《民用建筑设计

通则》

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6.《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7.浙江省《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8.国家和地方有关

法律、规范、及有效的政府指导性文件

第三章设计指导原则

1.生态性原则:强调设计遵从自然,还原修补遭破坏的山体自然的生态环境。

2.文化性原则:强调历史文脉的延续和人文景观的再创造。

3.科技性原则:借助科技的手段和先进的设备,创造全新的具

有科技含量的景观建

筑特色。

4.地方性原则:充分结合本地的特色,本地的风格,进行设计。

5.相宜性原则:建立人与空间,人与人,人与植物等的情切、互利的关系。6.

经济性原则:强调经济实用,节约这一原则

文档评论(0)

188****34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