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秦晋殽之战殽之战是在秦晋争霸战争中,发生于周襄王二十六年(公元前627年)的一场晋襄公率军在晋国郩山(今河南陕县东)隘道全歼秦军的重要伏击歼灭战。背景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1)若潜师以来:发兵(2)秦师遂东:向东出发(3)左右免胄而下:下车步行(4)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做生意(5)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喂草料(6)子墨衰绖:染黑(7)遂墨以葬文公:穿黑色衣服(8)先轸朝,问秦囚:上朝(9)秦伯素服郊次:穿素服(10)武夫力而拘诸原:竭尽全力(11)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捆绑2、名词作状语:(1)秦伯素服郊次:在郊外3、形容词作名词:(1)劳师以袭远:远方的国家(2)入险而脱:险要的地方4、动词用作名词:(1)则束载、厉兵、秣马矣:装载之物5、意动用法:(1)秦不哀吾丧:以……为哀6、使动用法:(1)劳师以袭远:使……劳累(2)而以贪勤民:使……劳(3)彼实构吾二君:使……结怨(4)以逞寡君之志:使……满意(5)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使……受辱通假字(1)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躲避(2)以间敞邑:通“闲”,使……休息(3)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通“餍”,满足甘心(4)堕军实而长寇雠:通“隳”损害毁坏(5)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通“缧”,捆绑犯人的绳子(6)乡师而哭:通“向”(7)唯是脯资饩牵竭矣:“资”通“粢”,粮食。(8)则束载、厉兵、秣马矣:通“砺”,磨砺特殊句式1、宾语前置句:(1)尔何知!(2)何施之为?(3)纵敌生患2、定语后置句:牛十二犒师3、介词结构后置:(1)使出师于东门之外(2)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3)吾子淹久于敝邑(4)败秦师于肴(5)使归就戮于秦(6)将殡于曲沃4、谓语后置句(1)不腆敝邑虚词用法:1.以?
(1)劳师以袭远?(而,连词)?
(2)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用、拿,介词)?
(3)遂墨以葬文公?(来,连词)?
(4)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志(用来,连词)?
(5)且吾不以一?掩大德?(因为,介词)?2.为?
(1)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做,动词,所为,名词性短语)?
(2)为吾子之将行也?(在,介词)?
(3)为从者之淹?(因为)?
(4)何施之为?(表示疑问语气,语气助词)?
(5)莱驹为右?(担任,动词)?
3.焉?
(1)公辞焉?(他,代词)?
(2)有二陵焉?(表示肯定语气,助词)?
(3)作收尔骨焉?(于之,到那里,兼词)?
(4)君何辱讨焉?(他们,代词)?4.其?
(1)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他们的,代词)?
(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人也?(它,指秦军,代词)
(3)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中,代词)?
(4)事子取其麋鹿?(那里的,指原圃中的,代词)?
(5)事其还也?(表示命令语气,副词)?
(6)其为死君乎?(难道,表示反问语气,副词)1.内容分析:????(1)卜偃传命????(2)杞子告密????(3)蹇叔哭师????(4)王孙满观秦师????(5)弦高犒师?????(6)皇武子请客行猎????(7)文嬴请三帅????(8)先轸骂朝????(9)秦穆公哭师谢罪人物性格蹇叔:老成持重,远见卓识,忠心耿耿弦高:忠心爱国,机警灵活原轸:多谋善断,忠直刚烈秦穆公:刚愎自用,知错必改王孙满:观察敏锐,聪颖过人秦国失败的原因:秦君1.秦国单方面破坏秦晋同盟,攻打晋国的属国,违背当初秦晋互不侵犯和友好合作协约。属于道德上的严重背叛。孙子兵法第一章就说的是“道”--秦君无道。2.趁晋国国君新丧--秦君不仁。3.蔑视晋国,视晋国君臣为无物;不听良臣忠心劝告--秦君无谋。秦将1.过周地不知参见--秦将无礼。2.攻打郑国不成,欺负更加弱小的滑国--秦将无勇。3.不知道崤山地理位置险要--秦将无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