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100例.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100例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XX年1月到20XX年12月1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组采用六味地黄丸加黄芪和二甲双胍合并治疗,对照组只服用二甲双胍。观察100例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血糖明显下降,治疗组有效率达95%,而对照组有效率7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六味地黄丸与二甲双胍具有协同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疗效较好,可防止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XX)-12-269-01

糖尿病亦称“消渴症”多以“阴虚燥热”脾胃运化失司,津叶代谢紊乱,气血生化乏源为致病机制,治取养阴清热为主。糖尿病患者常精神疲惫,四肢困倦等症状,治疗以整体调节为前体,健脾清胃,健脾活血,健脾温肾,健脾养阴。本文对本院20XX年1月到20XX年12月100例糖尿病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着,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院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六味地黄丸和二甲双胍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男52例,女48例;年龄41-68岁,平均年龄52岁;合并高血压患者24例;病程7天-10年。对照组男60例,女40例;年龄43-70岁,平均年龄53岁;合并高血压患者30例;病程10天-10年。2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随机血糖≥/L或空腹血糖≥/L或耐糖量试验/L可诊断糖尿病。中医诊断标准:主症状口干欲饮,倦怠乏力,胸闷气短,动则汗出,大便稀溏不爽,舌质淡,苔白腻,脉细。

治疗方法治疗组每日餐后口服六味地黄丸2次9克/丸,二甲双胍克每日3次。观察组每日餐后口服二甲双胍克,每日3次。30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

疗效标准参照1993年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新药治疗消渴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显效: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空腹血糖小于/L,餐后2h血糖小于8mmol/L,尿糖转阴;有效: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空腹血糖小于8mmol/L,餐后2h血糖小于10mmol/L,尿糖转阴;无效:症状无改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无明显下降。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P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糖尿病是一组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障碍性疾病,以血糖高,糖尿,葡萄糖耐量降低为主要特征。中医属于“消渴”范畴,随着人口老龄化,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等因素的改变而迅速增加,常表现为口干欲饮,倦怠乏力,食多,大便溏稀,动则汗出等症状。《内经》记录其症状为“必见消谷善饥,多饥,多尿,大便干结...”消渴的病机为阴津亏损,燥热偏盛,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失其健运之功,气血生化乏源,脾失健运,则清浊不分,升降失司,不循常道分散。治疗以整体调节为前体,健脾清胃,健脾活血,健脾温肾,健脾养阴。其中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总数的90%左右。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可明显降低和缓解并发症的发生。六味地黄丸出自《小儿药证直诀》,《金匮要略》给方名为八味地黄丸后在经医学家钱渐在八味地黄丸基础上减肉桂,附子两味药,改创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有

滋补肝肾作用,熟地滋阴补肾,填精生髓。山茱萸滋补肝肾,淮山药健脾益气。黄芪改善自身免疫功能,减轻胰岛细胞免疫损伤,促进胰岛素的分宜,丹皮泻肝火,活血化瘀通血脉。有报道连续服用六味地黄丸4周,可明显降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值。二甲双胍可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肝输出葡萄糖的能力。增加非胰岛素依赖的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如脑,血细胞,肾髓质,肠道,皮肤,帮助脂肪细胞,肌肉组织和肝脏吸收更多血液中的葡萄糖。对于肥胖和高胰岛素血症者,二甲双胍不仅可以降低血糖,还可能减轻体质高胰岛素血症的效果。对于糖尿病并发酮症的患者,可中药与胰岛素联合使用。本文六味地黄丸和二甲双胍联合用药效果远远由于二甲双胍,两药有协同作用。

近年来的药理研究对中药的降糖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有人认为中药的降糖作用可能具有刺激功能的胰岛B细胞制造和释放胰岛素。但祖国中医学对糖尿病有独到的认识和治疗,独特的理论和治疗经验,西药加强控制血糖,中医清热养阴益气调整机体。所以说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是有必要的,能有效地治疗和控制糖尿病的发展,减少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但应根据病情缓急,病程长短灵活应用。本文六位地黄丸和二甲双胍联合用药有效率达95%,而二甲双胍单独用药仅73%。值得关注的是患者在服药的基础上应该科学饮食,规律的生活方式和适量运动,也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叶任高.

文档评论(0)

小布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