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时小练)--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docxVIP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时小练)--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2

PAGE

PAGE1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1.唐代科举考试没有出身门第的限制,考生可自行报名投考。这一做法

A.选拔了优秀官员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强化了士族特权 D.固化了社会阶层

2.我国录用公务员主要采用公开考试的方式。这种方式借鉴了下列古代哪种选官制度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3.下图是古代某种选官制度的操作流程,据图所示可知古代选才

A.察举制注重品行和地方推荐 B.九品中正制程序具有严谨性

C.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和族望 D.科举制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

4.下列表格是东汉章帝、顺帝时期选官方面的某些举措。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统治者

皇帝

主要举措

章帝

下诏申明“夫乡举里选,必累功劳”“以能显”

顺帝

规定被察举者要有一年试职,只有胜任者才能转为正式官员

A.形成了严格的选拔程序 B.以家世作为选官依据

C.放弃了以德取人的选官原则 D.重视官员的行政能力

5.学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专题后,有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的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史实准确的是

A.《浅议秦代分封制利弊》 B.《谈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与影响》

C.《简议汉代的科举制度》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6.“中国古代社会政给结构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一个庞大的儒生士大夫阶层为主的官僚后备军,这种现象的出现应始于

A.战国时期的养士风气 B.西汉察举制的实行

C.隋唐科举制的推行 D.宋代实行重文轻式的国策

7.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曾说:“前代选用,皆州府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罢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異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由此可知,隋朝鉴于前代选官制的弊端,创立了

A.科举制 B.中外朝制度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

8.下表为历代科举取士数额统计。对其分析合理的是

朝代

年数

榜数

取士总数

年均取士(进士)

290

266

6603

23

320

130

正奏名42588+

314

特奏名50352

98

16

1139(左右榜)

12

277

93

24624

89

268

114

26888

100

A.唐代科举制度初创取士较少 B.宋代取士最多门第观念淡化

C.元代左右榜体现了公平竞争 D.明清八股取士推动文化发展

9.唐朝进士科考试中实行别头试,即凡是省试主考官州郡发解官和地方长官的子弟、亲戚、门生故旧等参加科举考试,都应另派考官,别院应试。别头试的实行

A.杜绝了科举考试的舞弊现象 B.旨在扩大朝廷的官吏来源

C.有利于保障人才选拔的公平 D.表明科举取土的流程规范

10.“中国好歌曲”导师周华健连续抢下三位学员后高兴大呼:“连中三元!”,与“连中三元”说法有关的古代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1.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2.明朝的科举取士制度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表现为

A.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B.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

C.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D.在考试方法上开始实行糊名法

13.宋代欧阳修在《礼部贡院阅进士试》中云:“紫殿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由此可见,在当时

A.乡举里选是选官的主要途径 B.进士及第后按成绩授予爵位

C.政府选官仍然重视品德操行 D.贵族势力依然垄断官僚体系

14.1371年,朱元璋建立南北更调之例,即北人南用,南人北用,其后官制渐定,除学官外,不得任官本省,亦不限南北。明代万历年间政府实行“掣签法”,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官员的任职地点。这些政策

A.意在避免地方官营私舞弊 B.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C.加速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 D.完善了监察谏议制度

15.如图为史籍中关于唐代官员的出身的详细统计(单位:人)。据图中信息可得出的结论是,唐代

A.科举制只是九品中正制的翻版 B.科举制并没有真正实施

C.出身门第依然是选官重要标准 D.科举制为选拔士族而立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充分适应了君子贤人任官以“轨德立化”的思想。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顺帝阳嘉元年考试经术笺奏,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环节,构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初阶。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科举制的产生,是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人事关

文档评论(0)

小学语文、数学相关练习及复习资料;商业综合体商管管理资料;建筑工程相关技术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