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2
PAGE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情景导入】契丹人引马图图画和辽、北宋和西夏民族政权并立图、宋金对峙两幅地图和张帆的《元朝开启了“大中国”时代》:元朝以前的中国历史,包括汉、唐在内,本质上属于“小中国”。到了元朝,加上此前辽金等北方民族政权的影响,中国才变成“大中国”。
【自主预习】
一、辽与西夏
1.辽朝
(1)政权建立: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后来版图扩大,改国号为辽。
(2)与北宋关系:长期对峙,大部分时间里维持了和平局面,通使频繁,贸易活跃。
(3)政治统治
职官设置
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
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
政治中心
皇帝和宫廷每年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
迁徙中的行营成为国家政治中心
2.西夏
(1)建立: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脱离宋朝称帝,定都兴庆府,国号大夏。
(2)政治:①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
②北宋灭亡后,西夏向金朝称臣,仍然保持事实上的独立。
概念阐释:行营又名御营。旧时指统帅出征时办公的营帐或房屋,也指专设的机构。
二、金朝入主中原
1.建立与拓展
(1)建立: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称皇帝,建立金朝,定都会宁府,会宁府也称上京。
(2)拓展:1125年,金灭辽,两年后又灭北宋,与南宋逐渐形成对峙局面。
(3)迁都:1153年,金迁都燕京,将燕京改名为中都。
2.制度
(1)管理:实行猛安谋克制度。
(2)内容:凡女真民户,每三百户编为一谋克,十谋克编为一猛安。他们在汉族村落之间筑寨居住,平时耕作,战时选拔丁壮出征。
3.盛衰
(1)鼎盛: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大定之治”,世宗被百姓誉为“小尧舜”。
(2)衰落:世宗死后,金朝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猛安谋克又日益腐化,统治逐渐衰落。
辽、西夏、金在管理制度上的相同点,并分析原因
相同点:较多地吸收了前朝中原政权的政治制度,也保留本民族的特色。
其特点是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实行双轨统治(蕃汉分治)。
原因:各民族长期的交融,才可能缓慢地形成适合大多数人的政治制度
三、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1.蒙古崛起
(1)建立:1206年,漠北蒙古部首领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建立蒙古汗国,被尊为“成吉思汗”。
(2)拓展:此后半个世纪,蒙古军队先后灭掉西辽、西夏和金朝,收服吐蕃诸部,兼并云南的大理政权,还远征到中亚、西亚、东欧地区。
2.元的建立
(1)1260年,忽必烈即位,开始推行中原传统政治制度,兴建大都作为首都。
(2)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此后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了四大汗国。
3.元朝统一
(1)1276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
(2)1279年,元军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南宋宰相文天祥被俘,坚拒劝降,后来在大都从容就义。
4.社会治理
(1)交通: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设立驿站,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并运输官府物资;相隔一定距离分设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
(2)实行行省制度:中央的宰相机构是中书省,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形成常设机构,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全国共设10个行省。
特点:①辖区广阔(行省划分犬牙交错,打破原来的山川形便。);
②军政大权集中。(但是不会威胁中央集权)
(3)吐蕃地区: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进行管理。
(4)对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
(5)经略台湾:在隶属福建晋江的澎湖设置巡检司,履行行政管理职能。
(教材P57思考点)观察《元朝形势图(1330年)》,你认为元朝行省制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提示:据《元朝形势图(1330年)》可知元朝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边疆地区的控制;巩固和发展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划的基础。
四、元朝的民族关系
1.蒙古和回族的形成
(1)蒙古族原是漠北的一个游牧部落,铁木真统一草原后逐渐将其他部落融入其中。
(2)元朝时,很多蒙古人迁入中原,同汉族杂居相处。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回回。
2.“四等人制”
(1)目的:保障蒙古贵族的统治利益。
(2)等级
第一等
蒙古人
第二等
色目人,指蒙古以外的西北、西域各族人,包括西夏、畏兀儿、回回等
第三等
汉人,主要指北方的汉族,也包括已经入居中原的契丹、女真人
第四等
南人,指原南宋统治区的居民
3.民族交融
元朝灭亡,以宫廷贵族为核心的一部分蒙古人退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案 高中历史 统编版 必修上.doc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学案 高中历史 统编版 必修上.doc
- 训练1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含答案)高中历史 统编版 必修上.doc
-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练: 从宇宙看地球(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练: 牛顿力学的局限性与相对论初步(含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练: 抛体运动(含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练: 万有引力定律(含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练: 匀变速直线运动(含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练: 运动的描述(含解析).docx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导学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