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例中西医结合治疗丹毒急性发作患者的护理.docVIP

1 例中西医结合治疗丹毒急性发作患者的护理.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例中西医结合治疗丹毒急性发作患者的护理

一、疾病概述

丹毒是一种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皮肤和皮下组织炎症。其主要特点是病变部位皮肤红肿、疼痛,边界清楚,可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丹毒好发于下肢和面部,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淋巴管炎、淋巴结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败血症。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病因

1.病原菌感染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引起丹毒的主要病原菌。该菌常存在于皮肤、黏膜的破损处,如足癣、甲沟炎、皮肤擦伤等,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细菌侵入皮肤和皮下组织,引发丹毒。

2.局部皮肤损伤

任何导致皮肤破损的因素都可能增加丹毒的发生风险。如外伤、手术切口、虫咬、搔抓等,均可使细菌趁机侵入。

3.机体抵抗力下降

患有糖尿病、慢性肝病、营养不良等疾病的患者,以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机体抵抗力较弱,容易发生丹毒。

(二)发病机制

1.细菌侵入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通过皮肤破损处侵入人体后,在局部繁殖并释放毒素,引起炎症反应。炎症可迅速扩散,累及周围组织和淋巴管。

2.免疫反应

机体对细菌感染产生免疫反应,释放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导致局部组织充血、水肿、疼痛。同时,炎症可引起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进一步加重病情。

3.血液循环扩散

如果炎症得不到及时控制,细菌可通过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引起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三、临床表现

(一)症状

1.局部症状

病变部位皮肤出现红肿、疼痛,边界清楚,表面紧张发亮,可伴有烧灼感。红肿可迅速蔓延,有时可出现水疱或大疱。

患者自觉疼痛明显,活动时疼痛加剧,可影响肢体活动。

2.全身症状

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寒战、乏力、头痛等全身症状。体温可高达39℃以上,严重者可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二)体征

1.皮肤表现

病变部位皮肤红肿,颜色鲜红或暗红,压之褪色。可伴有水疱、大疱或皮肤坏死。

2.淋巴结肿大

病变部位附近的淋巴结可肿大、压痛,如腹股沟淋巴结、腋窝淋巴结等。

3.其他体征

严重患者可出现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等心肺功能异常表现。

四、治疗要点

(一)西医治疗

1.抗生素治疗

是丹毒的主要治疗方法。首选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青霉素G、阿莫西林等。对于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可选用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

抗生素应足量、足疗程使用,一般治疗时间为10~14天。

2.局部治疗

抬高患肢,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局部可使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或外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等。

3.支持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多饮水,补充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二)中医治疗

1.中药内服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辨证分型,给予中药内服。常见的证型有湿热毒蕴证、风热毒蕴证、胎火蕴毒证等。

湿热毒蕴证:治以清热利湿解毒。方用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风热毒蕴证:治以疏风清热解毒。方用普济消毒饮加减。

胎火蕴毒证:治以凉血清热解毒。方用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2.中药外敷

可选用金黄散、玉露散等中药外敷,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五、实验室检查结果

(一)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升高。

(二)细菌培养

可取病变部位的分泌物或脓液进行细菌培养,以明确病原菌。

(三)其他检查

对于怀疑有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进行血培养、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检查。

六、护理诊断

(一)疼痛:与丹毒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有关。

(二)体温过高:与丹毒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有关。

(三)皮肤完整性受损:与丹毒引起的皮肤红肿、水疱等有关。

(四)焦虑:与疾病的疼痛、影响外观等有关。

(五)知识缺乏:缺乏丹毒的防治知识。

七、护理措施

(一)西医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注意观察患者的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的变化,如皮肤红肿的范围、疼痛的程度、体温的变化等。

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如有无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等。

2.抗生素治疗的护理

严格按照医嘱使用抗生素,掌握药物的剂量、用法、时间和注意事项。

观察患者用药后的效果,如体温是否下降、局部症状是否减轻等。

对于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应密切观察有无过敏反应的发生,如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

3.局部治疗的护理

抬高患肢,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和疼痛。

局部湿敷时,应注意保持敷料的清洁干燥,及时更换。观察局部皮肤的变化,如红肿是否消退、有无渗出等。

外用抗生素软膏时,应注意涂抹均匀,避免污染。

4.支持治疗的护理

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多饮水,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对于发热的患者,可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如温水擦浴、冰袋冷敷等。注意观察降温效果和患者的反应。

(二)中医护理措施

1.中药内服的护理

文档评论(0)

183****72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9月01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