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真菌培养诊断操作指南解读.pptx

侵袭性真菌培养诊断操作指南解读.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侵袭性真菌培养诊断

操作指南解读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Email:yvhua2002@163.com

喻华

本标准由卫生部临床检验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医学科

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

一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本标准起草人:

徐英春李若瑜章强强王瑶王贺

余进郭莉娜张丽范欣

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实验室诊断操作规范

0natingPssodrsfierLsborgdagoiboflesalefonplDsass

α

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实验室诊断操作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xXTx00-m

培养基

用途

沙保弱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真菌的常规培养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

观察真菌菌落色素,用于鉴别真菌

心脑浸液葡萄糖血琼脂

深部真菌培养(二相性真菌)

放线菌酮一氯霉素琼脂

真菌的常规培养

玉米粉聚山梨酯一80琼脂

观察白假丝酵母菌的厚膜孢子

尿素琼脂

用生化反应鉴别真菌

(红色癣菌和石膏样癣菌)

有条件实验室平行接种显色培养基;为抑制细菌生长,培养基中可加入

氯霉素或庆大霉素。

常用真菌培养基

培养方法

▶推荐采用螺口管斜面培养法:标本处理后接种于培养基斜面中下部,封口,建议平行接种两管。

▶平板培养:三区划线接种,每平板只能接种一份标本。

▶怀疑双相真菌(如马内菲青霉)感染,应同时在28±1℃及35±1℃培养。

▶组织、脑脊液等标本,或怀疑罕见真菌或慢生长真菌(如英膜组织胞浆菌、隐球菌)感染时,建议至少培养1个月。

培养条件

▶通常28±1℃培养7天;

致病真菌

丝状真菌

质谱鉴定或基因测序显微镜检或小培养观察形态

确定种属

单一真菌生长

判断有无意义

污染菌

酵母样菌落

显色培养基或生化方法

真菌培养

一种以上真菌生长

判断政病菌及污染菌

真菌培养鉴定

致病真菌分纯

污染菌

困在严格防止污染条件下,组织标本及无菌标本中有任何真菌生长都有意义。

函非无菌标本,视情况而定:两个试管有同一形态真菌生

长;真菌镜检同时阳性者提示可能有临床意义;

仅一管生长,生长部位非接种部位,菌落为霉菌样则可能是污染。

国致病菌判定:

需结合标本直接镜检结果和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及其它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判断有无临床意义

图操作步骤:观察菌落形态及镜下形态。

丝状真菌镜下形态观察:通常采用透明胶带法。利用胶带先粘一定量菌丝,再粘在预先滴加乳酸酚棉兰的载玻片上,显微镜下观察孢子和菌丝的形态、特征、大小和排列等。

酵母菌镜下观察:采用生理盐水涂片法。

图原理:通过菌落形态以及显微镜下真菌孢子、菌丝、产孢等特征性结构进行初步判断真菌种属。

图材料:光学显微镜、透明胶带、载玻片、乳酸酚棉兰、无菌生理盐水、盖玻片等。

真菌培养物形态学鉴定

真菌培养物形态学鉴定

球拍菌丝

无隔菌丝

真菌培养物形态学鉴定

芽管形成试验

函原理:白念珠菌可形成芽管,其他念珠菌一般不形成芽管,因此用于白念珠菌的鉴定;

函操作步骤:将念珠菌接种于0.2-0.5ml人或动物血清中,37℃

孵育1.5-4小时,镜检观察有无芽管形成。需设立阳性对照

(白念珠菌)和阴性对照(热带念珠菌),但热带念珠菌在

血清中孵育6h或更久也可形成芽管。

函原理:显微镜下观察菌落的自然生长和产孢状态,利

于发现真菌特征性表现,一般用于丝状真菌鉴定。

图标本:真菌分纯菌株。

图材料:载玻片、盖玻片、灭菌器、镊子、V型或U型玻璃棒、无菌空平皿、马铃薯琼脂培养基、纱布或棉花、刀片等。

小培养形态学鉴定

将刀片消毒,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上切一小块约0.5cm2的琼脂块,放在灭菌载玻片上;

用接种针挑取待测菌株的少量菌丝(肉眼可见即可),分别接种在琼脂块的四角位置;

将灭菌后的盖玻片置于琼脂块表面;

s在无菌平皿中放入无菌的玻璃棒(或其它支持物),加适量无菌水或含水棉球、纱布,将载玻片放入无菌平皿的支持物上,盖上盖玻片;

28±1℃培养,每天观察至产孢良好或菌丝丰富时,提起盖玻片,移去琼脂块,分别将盖玻片和载玻片制片,显微镜观察。

小培养操作步骤

原理:念珠菌自身代谢产生的酶与相应显色底物反应,释放出

显色基团,从而使菌落呈现不同颜色。标本:可疑念珠菌属的菌株或怀疑念珠菌属感染的临床标本。材料:念珠菌显色培养基。操作步骤:将可疑菌株或临床标本接种于显色琼脂,30-37℃培养48小时,观察菌落颜色变化。质控:白念珠菌标准菌株或参考菌株。

显色培养基鉴定

绿色:白念珠菌;蓝灰色或

文档评论(0)

yanxiaosa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家好!本人在此声明:本账号所有文档均出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收集归纳不易,请手下留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