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Word
PAGE
PAGE1
小学语文教案设计模板5篇
必威体育精装版小学语文教案设计模板5篇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而在这主阵地之外有着广阔的阅读天地。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写语文教案之前不妨先学习它的写法。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小学语文教案设计模板”,下面我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257046小学语文教案设计模板1
一、毛泽东的衣着
节俭、朴素,是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共同的特点。一代伟人毛泽东更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尤其是他的衣着,简直是俭朴到了让今天的我们无法相信的地步。
进京时一件好衣服都没有
在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对于穿衣从来不提任何要求。他常常是有什么穿什么。为了少做一件衣服,为战争节约些开支,毛泽东的衣服上往往是补丁上缀补丁。1949年,毛泽东进了北京城,曾在香山双清别墅接待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各界代表、知名人士。他在见张澜前,吩咐卫士李银桥说:“张澜先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了不少贡献,在民主人士当中享有很高威望,我们要尊重老先生,你帮我找件好些的衣服换换。”然而,李银桥在毛泽东所有的家当中翻了又翻,找了又找,竟挑不出一件不破或者不打补丁的衣服来。李银桥异常委屈,对毛泽东说:“主席,咱们真是穷秀才进京赶考了,一件好衣服都没有。”毛泽东倒劝慰说:“历来纨绔子弟考不出好成绩,安贫者能成事,嚼得菜根百事可做。我们会考出好成绩。张先生是贤达之士,不会怪我们的。”就这样,他硬是穿着补丁衣服见了张澜,又见了沈钧儒、李济深、郭沫若、陈叔通等知名人士,更受到各位民主人士的尊敬。
二、尊敬谦和谢之以礼
1949年1月,北京解放了。历尽旧时代沧桑的86岁高龄的画家齐白石,从此步入了新时代的幸福坦途,受到党和政府无微不至的关怀。毛泽东亲笔写信邀请齐白石以无党派人士身份参加新政协会议,共商建国大计。齐白石看了信,高兴得一夜没有合眼。为了表达对领袖的崇敬和爱戴,齐白石精心镌刻了朱、白两纹寿山石名章,在开国大典前夕,献给毛泽东。
1950年夏,毛泽东派秘书田家英专门看望齐白石老人。第二天又把他接到中南海叙谈,品茶赏花,共进晚餐。在席间,毛泽东亲自给他夹很烂的菜,并敬他几杯葡萄酒。为了感谢毛泽东的款待,齐白石把自己用了半个世纪的石砚以及从自己珍藏的精品中选出的作品——一幅立轴《鹰》和一幅对联“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分别题款后送给毛泽东,而毛泽东收到礼物后,也以礼回谢。
1953年,白石老人双喜临门,荣获“人民艺术家”光荣称号,又逢90大寿。毛泽东特意送上四件寿礼:一坛湖南特产茶油寒菌、一对湖南王开文笔铺特制长锋纯羊毫书画笔、一苗东北野参和一架鹿茸,祝老人家福寿康宁。白石老人激动地说:“毛主席太看得起我了,送这么贵重的礼物。古人讲蔗境弥甘,我如今可享这份清福了。”
齐白石愉快地欢度晚年,他的愿望是要活到120岁,用自己在艺术上的辛勤耕耘来报答人民和领袖。但是,毕竟人的意志拗不过自然规律。1957年,95岁高龄的白石老人重病绕身,毛泽东劝他静屋休息,要节劳,少见客,还派田家英去探望多次。白石老人对田家英倾吐自己对毛主席的衷心感谢之忱。弥留之际,老人留下遗言:将自己珍藏的字画、作品和用过的东西,献给毛泽东。
三、红井
1933年4月,毛泽东随同临时中央政府机关从叶坪来到江西省瑞金市沙洲坝后,毛泽东看到村子里的人总是挑着浑浊的水往家里去,就问:“老表,这水挑来作什么用?”老表回答说:“吃呀!”毛泽东又问:“水这么脏,能吃吗?”老表苦笑着说:“没法子,再脏的水也得吃呀。”毛泽东又问:“是从哪里挑的?”老表回答:“塘里挑来的。”毛泽东要老表带他去看看。走了一阵,只见一口不大的池塘,杂草丛生,水混浊得怕人。一村人洗衣、洗菜、吃水全在这里。毛泽东皱了皱眉,关切地问:“能不能到别处去挑水吃?”老表摇摇头说:“我们沙洲坝就是缺水呀!河又远,挑担水要走好几里路。”毛泽东又问:“不能在村子附近打口井吗?”老表苦笑着摇了摇头。毛泽东若有所思地走了。
第二天,毛泽东找来村子里的人一起商量挖井,勘察水源,选择井位。当井位确定后,毛泽东卷起衣袖、裤腿,带头挖了起来。于是,大伙挖的挖,铲的铲,干得热火朝天。
在挖井的日子里,毛泽东和临时中央政府的其他领导人,一有空就到工地参加劳动。经过十几天的奋战,水井终于挖成了。沙洲坝的人民终于喝上了清甜的井水,群众们激动地说:“我们从来没有喝过这么甜的水,毛泽东真是什么事情都为我们想到了!”
红军长征转移后,国民党卷土重来,他们要把这口井填掉。沙洲坝人民听了怒火满腔,决心拼死保住水井。敌人白天来填,群众就晚上挖开;敌人填了五次,群众也挖了五次。敌人无可奈何,只得罢手。沙洲坝人民终于把毛主席亲手挖的水井保住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