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基于5G技术的智能情境对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影响研究
?
?
颜湘原
关键词:5G技术;智能情境;图书馆;智慧服务;结构方程模型
摘要:基于5G技术的智能情境的广泛应用给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开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智能情境如何影响图书馆智慧服务是图书馆学界需要明确的关键问题。文章以93份调查问卷为数据源,利用AMOS软件和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智能情境与图书馆智慧服务关系的因素进行了假设和验证,发现馆员对图书馆智能情境有用性、易用性和可靠性的感知越强,则图书馆智慧服务的效果就越好。
:G250:A:1003-1588(2020)11-0096-04
1背景
5G技术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通过移动宽带提供更高速率、更短延时、更大规模和更低功耗的网络技术。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以高新技术创新和智慧社会构建为基础的智能情境得到广泛应用,有效促进了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开展[1]。目前,基于5G技术的智能情境已经引领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方向,其不仅能够提高图书馆服务的效率,还能够提升图书馆服务的智慧化水平[2],已有学者就“什么是智能情境”“如何开展智慧服务”“怎样进行智慧服务创新”进行了相关研究,但关于智能情境与图书馆智慧服务关系的研究较少,更缺乏相应的实证检验。因此,笔者重点探究了基于5G技术的智能情境对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具体影响。
2概念、模型及假设
2.1概念界定
智能情境是运用5G技术的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新情境,是馆员、读者与图书馆软、硬件设施通过大数据、云计算、虚拟仿真等信息技术进行交互,实现智慧化大数据管理、深度自主学习、虚拟现实体验等的新情境。其中,智慧化大数据管理可使数据计算精细化和数据管理智能化,深度自主学习可使问题分析智能化和自我迭代智慧化,虚拟现实体验可使现实情境模拟化和人机交互虚拟化[3]。
智慧服务是图书馆的新型服务方式,是通过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集个性、交互、智能于一体,对读者的行为进行智慧化分析,智慧化获取读者的信息需求,提供知识组织创新、服务环境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的新型服务。其中,知识组织的创新有利于读者实现自身价值,服务环境的创新可以构建综合、立体的智能孵化环境,管理模式的创新可以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优化读者的使用体验[4]。
2.2模型构建
图书馆智慧服务本质上是图书馆通过采用新技术实现的服务创新,Davis的技术接受模型显示,图书馆智慧服务受到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影响[5],而Venkatesh的信息系统接受模型显示,图书馆智慧服务受到感知可靠性的影响[6],即智能情境作用的发挥受到馆员对图书馆智能情境感知的影响。因此,5G技术下的智能情境对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影响可以归结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可靠性对馆员使用意愿的影响,由此可构建出分析模型。见图1。
2.3研究假设
智能情境是影响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外在因素,智能情境有利于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全新的服务方式,进而提升智慧服务的效果。感知有用性是馆员参与并感知智能情境下图书馆技术应用的有用程度,感知易用性是馆员参与并感知智能情境下图书馆技术应用的省力程度,感知可靠性是馆员参与并感知智能情境下图书馆技术应用的风险程度。参考Davis的技术接受模型和Venkatesh的信息系统接受模型,笔者提出了以下三种假设:一是馆员对图书馆智能情境有用性的感知越强,则图书馆智慧服务的效果就越好,记为H1。二是馆员对图书馆智能情境易用性的感知越强,则图书馆智慧服务的效果就越好,记为H2。三是馆员对图书馆智能情境可靠性的感知越强,则图书馆智慧服务的效果就越好,记为H3。
3问卷及数据收集
3.1问卷设计
笔者利用李克特5级量表对模型变量进行测量,1~5分别代表着不同的符合程度,1代表“很不符合”,2代表“不符合”,3代表“一般”,4代表“符合”,5代表“非常符合”。筆者对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测量借鉴了Karahanna和Straub的研究成果[7],对感知可靠性的测量参考了Kim等人的研究成果,对智慧服务的测量借鉴了Liao和Chuang的研究成果[8],针对各个变量提出了相应的问题。见表1。
3.2数据收集
笔者研究所需的数据主要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为了保证调查的随机性和均衡性,笔者各随机抽取了5家广州市、深圳市、佛山市、东莞市、中山市、珠海市、江门市、肇庆市、惠州市、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汕尾市、湛江市、茂名市、阳江市、云浮市、韶关市、清远市、梅州市和河源市的公共图书馆,在各图书馆中选择一名馆员发放纸质问卷或电子问卷两种调查问卷。笔者共发放纸质问卷50份、电子问卷52份,回收有效问卷93份,问卷有效率为91.18%,并统计了被调查对象的个人基本信息表。见下页表2。
4有效性检验
为了保证假设检验结果的可靠性,笔者利用调查数据对模型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研究.docx
- 急救护理流程用于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临床效果分析.docx
- 语文(全国卷03)(考试版A4).docx
- 语文(天津卷02)(全解全析).docx
- 英语译林四(上)Unit4 第3课时 Sound time&Song time&Checkout time&Ticking time.pptx
- 10 河南 王真 教学课件 .ppt
- 5.9 面积练习(2)课件.pptx
- 福清市小学英语闽教版五年级上册U3Part A 硋灶中心小学.ppt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第2课时)_教学课件.pptx
- 五上Unit 2 My week A Let's spell [王敏]【市级】优质课.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