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

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芜湖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30题,每题2.5分,共75分)

1.《史记》的记载是我们研究黄帝的重要资料,司马迁著《史记》时,游历各地,搜集民间关于黄帝的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世纪之首。这表明

A.《史记》中关于黄帝的记述具有唯一性

B.传说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历史真实

C.口头传说不足以印证历史

D.文献记载没有参考价值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司马迁著《史记》时,游历各地,搜集民间关于黄帝的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可知,《史记》中关于黄帝的传说,是司马迁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后整理而成,传说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故选B;A、C、D与材料不符。

2.在大汶口一些富有大墓中,既有棺椁,又有大量的随葬品,最多的达180多件,包括精美的彩陶、黑陶等,这与葬在同一墓地而几乎一无所有的墓葬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反映出当时

A.出现财产私有现象

B.处于母系氏族社会

C.发明陶器制作技术

D.阶级社会已经产生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大汶口墓葬出现了“富有”和“一无所有”的差别,由此可判断出此时期出现财产私有现象,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后期父系氏族社会的典型文化形态;C选项错误,中国古代先民至少在1万年以前就已掌握了制作陶器的技术,不是大汶口文化时期。D选项错误,大汶口文化时期阶级社会尚未产生。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3.商王把一些国家大事或者王家大事刻在龟壳或者动物骨骼上,然后让“贞人”进行占卜,预测事情吉凶。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A.具有民主色彩 B.以血缘为纽带

C.权力高度集中 D.神权王权结合

【答案】D

【解析】

【详解】商代通过占卜行为来预测吉凶,这体现了神权与王权的结合,D正确;民主色彩与占卜无关,排除A;血缘纽带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B;商代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排除C。

4.下表反映出西周社会的本质特征是

身份

使用乐器

乐舞规模

天子

“宫悬”:悬挂的乐器四面排列

64人

诸侯

“轩悬”:悬挂的乐器三面排列

48人

卿大夫

“判悬”:悬挂的乐器两面排列

32人

“特悬”:悬挂的乐器—面排列

16人

A.贵族生活腐化 B.血缘色彩浓厚

C.音乐发展迅速 D.社会等级森严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表格中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使用乐器和乐舞的规模不同反映出西周分封制下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故D项正确;A该项不能明显体现,故排除A;血缘色彩浓厚,只是表现,故排除B;材料不能证明音乐发展迅速,排除C。

5.人们一认为家谱起于宋代,其实家谱的雏形在殷商卜辞世系关系中就有所反映,隋唐以前,家谱修撰已相当发达,大量家谱书籍问世,只是大多未留传后世:这表明我国

A.分封制影响深远 B.宗法观念长期存在

C.封建家长制盛行 D.家谱文化博大精深

【答案】B

【解析】

【详解】家谱雏形在殷商时期就存在,直到隋唐以前,家谱编修就已经相当发达,而家谱和宗法观念相关,由此说明宗法观念长期存在,B正确;家谱和分封制无关,排除A;家谱雏形在殷商时期就已经出现,当时尚处于奴隶社会,因此并不能表明封建家长制盛行,排除C;题干主旨强调的是家谱文化历史悠久,而非家谱文化的内容,排除D。

6.“夷夏之辨”在春秋时期曾经是诸侯争霸的舆论利器,而在战国晚期秦与六国的殊死较量中,已经完全被遗弃了,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

A.华夏文化的认同加强 B.农耕文明的扩展

C.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D.三公九卿制的施行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秦国是边陲小国,在当时被其它诸侯国视为“夷狄之国”。据材料“而在战国晚期秦与六国的殊死较量中,已经完全被遗弃了”并结合所学可知,在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战争中,秦灭六国,统一中国,昔日的“夷狄之国”统一成为中原的霸主,这体现了秦国的封建化,也是华夏文化的认同加强,A正确;B不是材料主旨;材料主要是“夷夏”观念的变化,C、D与材料无关。

7.《墨子》是战国百家中墨家的经典,包括《尚贤》《非攻》《兼爱》《修身》《天志》《明鬼》《备城门》《备梯》等,涉及哲学、逻辑、军事、工程、几何学等,这反映出《墨子》

A.最能体现各国统治者的需求 B.奠定了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

C.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 D.对自然规律进行了系统概括

【答案】C

【解析】

【详解】《墨子》中的“《尚贤》《非攻》《兼爱》《修身》《天志》《明鬼》《备城门》《备梯》”等具有明显的实用性,即这一流派注重解决实际问题,C正确;法家思想最能体现各国统治者的需求,排除A;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是儒家和道家奠定的,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8****19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