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中国的消费贡献率情况.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2005~2009年中国的消费贡献率情况

?

??

?

?

?

?

?

?

?

???

?

?

?

?

?

提高消费率一直是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重点。最近几年来,在诸多政策的刺激下,国内消费市场趋于活跃,增速也在不断加快。2005~2009年各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见图1。2005~2009年,各年增长速度依次为12.9%、13.7%、16.8%、21.6%和15.5%。单就2009年的数据来看,似乎拉低了此前不断提高的增长速度,但如果将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与出口对GDP的贡献率进行对比,就会发现,消费的增长速度超过15%是相当不容易的。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最终消费对GDP的拉动为4.6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达52.5%。这一贡献率高于2008年的45.7%和2007年的39.4%,也比2000年以来的年均贡献率高出7.8个百分点。

图12005~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其实,在2000年以前,消费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以1978年以来32年的平均值计算,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为55.2%。但从2001年消费贡献率被投资贡献率超越以后,消费在GDP中占比的下滑就成为短期内难以改变的趋势。2000~2009年,最终消费对GDP的年均贡献率只有44.7%。通过国际比较就会发现,这一消费贡献率不仅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而且低于同等水平的发展中国家。

2009年消费贡献率有所提高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扩大内需的各项措施、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的政策,形成了对最终消费增长的有力支撑。其二,中国政府制定的刺激消费的各项政策,积极促进了城乡居民的消费增长。例如,“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政策有效激活了农村消费市场,农村消费增幅自1986年以来首次超过城市。

2009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253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5%。2007~2009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2007~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城乡消费中,2009年县及县以下地区的消费增速一改多年来低于城市的表现。当然,农村地区(县及县以下)的消费额仍不足城市的50%,这说明,中国经济在拉动内部消费增长上仍需要继续努力而且有不少潜力。在行业消费中,住宿和餐饮业增速仍旧高于其他行业,这反映了中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

2007~2009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各类消费品销售增长情况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到,2007~2009年,吃穿用等主要类别消费品零售额都经历了持续下降的变化,这反映了在全球金融危机持续影响下,中国消费品市场的走势。以“金银珠宝类”为代表的奢侈品消费在2009年失去了强劲上升的势头,这与“石油及制品类”的下降一起说明了居民消费需求持续升级的态势暂时停滞。在支持和鼓励消费政策影响之下,2009年消费增长速度最快的三大产品类别依次是“家具类”(35.5%)、“汽车类”(32.3%)和“建筑及装潢材料类”(26.6%),与此相比,2008年和2007年分别是“石油及制品类”、“金银珠宝类”、“服装类”和“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家具类”、“金银珠宝类”。

表22007~2009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增长情况

?

-全文完-

文档评论(0)

134****95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