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
个体化延续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不良事件预防疗效分析
?
??
?
?
?
?
?
?
?
???
?
?
?
?
?
摘要:目的:分析个体化延续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不良事件预防疗效。方法:选定2018年1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7例,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按照护理方式分组,分对照组(38例,常规护理)、试验组(39例,个体化延续护理),比较护理效果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4.87%,较对照组78.05%高,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6%,较对照组15.79%低,P<0.05。结论: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个体化延续护理利于控制患者血压,并有效预防不良事件发生,值得借鉴。
关键词:高血压;老年患者;血压控制;不良事件;个体化延续护理
高血压临床较为常见,多发于老年群体中,而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且患者病程较长,通常需终身控制,但是临床上血压控制效果不理想,与患者健康意识较弱和依从性较差相关,因此需加强临床护理工作[1]。为了保证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及时性和持续性,临床主张开展延续护理干预,结合患者具体请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为患者血压控制提供科学指导,并预防不良事件发生。本文探究了不同护理措施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和不良事件预防的影响,旨在为高血压护理工作提供科学指导,做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定2018年1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7例,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按照护理方式分组,分对照组(38例)、试验组(39例)。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21例,年龄75-95岁,平均(84.63±2.86)岁,病程5-21年,平均(13.21±2.77)年;试验组男性18例,女性21例,年龄75-94岁,平均(83.21±2.77)岁,病程5-22年,平均(13.67±2.32)年。全部患者血压≥140/90mmH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差异对结果影响较小,可比较。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协助患者进行降压治疗,指导患者健康饮食,避免情绪波动,进行配合适当体育锻炼;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延续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组员包括主管医生和护理人员,组织开展系统培训,就延续护理措施、内容、注意事项等进行学习,考核通过后入组,针对性分析患者个体差异,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②强化电话随访工作,出院前完善患者健康档案,待患者出院后定期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和日常生活状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血压控制效果,记录患者健康行为状况,定期组织研讨会,找出患者存在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再下次随访时予以指导;③强化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干预,定期对患者进行家庭随访,评估患者BMI指数和血压情况,根据患者BMI指数和血压水平制定饮食方案,通常BMI≥28kg/m2为肥胖,应限制脂肪摄入量,饮食宜清淡为主,禁食动物脂肪,烹饪选择植物油,同时全部患者限制食盐摄入量,每天应低于5g。
1.3观察指标
①护理效果评估,评估标准参照文献[2]制定,主要对血压控制情况进行评估,具体内容如下:显效:患者舒张压下降≥10mmHg且恢复正常水平,或者舒张压降低≥20mmHg但未达到正常水平;有效:舒张压降低<10mmHg但达到正常水平,或者降低10-19mmHg;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为前两个等级占比之和;②不良事件发生率统计,包括:负性情绪、用药依从性较差、躯体不适。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使用SPSS24.0软件,计数资料,表示为[n/(%)],值进行检验,统计学意义指标:P<0.05。
2结果
2.1护理效果
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4.87%,显著较对照组78.05%高,P<0.05,详见表1。
表1护理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试验组
39
18(46.15)
19(48.72)
2(5.13)
37(94.87)
对照组
38
14(36.84)
16(42.11)
8(21.05)
30(78.95)
--
--
--
--
4.319
P
--
--
--
--
0.038
2.2不良事件发生率
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6%,显著较对照组15.79%低,P<0.05,详见表2。
表2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负性情绪
用药依从性较差
躯体不适
发生率
试验组
39
1(2.56)
0(0.00)
0(0.00)
1(2.56)
对照组
38
3(7.89)
2(5.26)
1(2.63)
27(15.79)
--
--
--
--
6.050
P
--
--
--
--
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