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4《明天不封阳台》导学案苏教.doc

2021-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4《明天不封阳台》导学案苏教.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4《明天不封阳台》导学案(新版)苏教版

一、目标导航

学习目标:

1.能较深入理解文本表达的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观念。

2.能说出作者的思路和贯穿全文的叙事线索。

3.培养关注自然、亲近自然,善待自然的情感和习惯。

重点:学会抓住对象的特征进行描写的手法。

难点:?理解内容,感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主题。

二、预习导学

1、一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下列练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倏忽()稚嫩()悖论?()龟裂()

孵育()??咆哮?()??喧嚣?()蚂蚱()??????

恬淡()??霓虹()?鳞次栉比()

(2)理解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变幻莫测:

安身立命:

不速之客:

自给自足:

鳞次栉比:

2.二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的行文线索是什么?

(2)“明天是否封阳台”是由什么事导入的?它引发的是关于什么的问题?

3.三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课本中注明你的疑问:

我的疑问:

三、课堂互动探究

(一)交流讨论“预习导学”部分的知识点。

(二)在预习的基础上朗读课文,合作学习,理解下列问题。

1.“我”为什么决定明天要封阳台?

2.“我”后来为什么对封阳台的决定产生怀疑?

3.“我”最后决定“明天先不封阳台”,为什么?

(三)深入探讨课文。

1.看到一只受伤的鸽子在书架底下孵蛋,儿子希望明天不封阳台与“我”决定不封阳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考虑?全文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2.文章第8段引用了冯至的咏鸽诗句,这是从鸽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吗?

3.“这只鸽子绝非偶尔落脚,它分明是大自然派来的一位使者。”这句话有何含义?

(四)品味探究。

1.“我蹲下身子,果然见一只鸽子蜷缩在书架底下,正瞪大惊恐的眼睛望着我们。”“鸽子见我们没有伤害它的意思,重新安静下来,它伏在蛋上,眼睛紧紧的盯着我们,目光是那样令人怜爱。”这两句都是抓住了鸽子的哪个部位,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鸽子什么样的心理?

2.“仿佛我们不是第一次来到这个陌生的所在,而是游子终于回到了久别的故乡,那份感情真是说不清,道不明。随后便把耳朵贴近地面,仿佛在倾听大地母亲的心音。”这一段在内蒙草原的感觉表达了“我们”怎样的情感?

3.你从“我”对封阳台的态度变化中获得了什么启示呢?

4.找出文中叙述和议论的文字,看看作者是如何安排的,这样有什么目的?

(七)总结全文。

1、本文叙说了,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表达了的思想。

2、写作特色:(1)夹叙夹议,不断推进,线索清晰

(2)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描写

四、课堂练习

(一)同步反馈训练

1.本文以为线索,文中体现这一线索的短句依次是、、。

2.那的洪峰,那的山林,那的水土,

那的农田,分明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一次次,一声声!

文档评论(0)

182****90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