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2024届中考联考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
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关于生物的特征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所有生物都具有反射
C.所有生物呼吸作用都需要消耗氧气
D.生物和非生物最本质区别是生物有生命而非生物没有生命
2、截至目前为止,传播新冠病毒源头尚未找着,科学家初步猜测源至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野生动物蝙蝠,蝙蝠能飞,
但它却是哺乳动物,主要原因是()
A.用肺呼吸,体温恒定
B.心脏分四腔,两条血液循环路线
C.神经系统发达,能产生条件反射
D.体腔内有膈、胎生、哺乳
3、探究的一般过程,其正确顺序是()
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表达交流④设计方案⑤实施实验⑥得出结论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④⑤⑥③
C.①②④③⑤⑥D.①②④⑤③⑥
4、合格的药用胶囊的主要成分是淀粉,不经咀嚼直接吞服,这主要是保护哪个器官免受药物的刺激?()
A.口腔B.胃C.小肠D.大肠
5、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的目的是()
A.防止发生传染病B.防止发生遗传病
C.减少传染病发病率D.减少遗传病发病率
6、下列各项与激素调节有关的是()
A.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咳嗽
B.看到酸杏流唾液
C.男同学在青春期喉结突出
D.强光射来时,迅速眨眼
7、香港首次在汀角红树林发现树栖蟹,取名“洒角攀树蟹”(如图),为全球新品种.对于汀角攀树蟹认识错误的是()
A.在生物分类中,它属于无脊椎动物
B.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它属于消费者
C.该红树林中所有的汀角攀树蟹构成一个群落
D.汀角攀树蟹的栖树习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HIV
8、人们谈艾色变,因为艾滋病病原体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不能抵抗病原体。下列关于艾滋
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A.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传播途径
B.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C.与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也会感染艾滋病
9、下列关于变异的各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稻由于水肥充足,长得穗大粒多,但子代不一定也长得穗大粒多
B.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变异
C.自然界中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D.通过卫星搭载后的普通辣椒种子,都能成为优质太空椒
10、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食品发酵技术是运用微生物对食品原料进行加工制作出新型食品的方法
B.制作酸奶和酿造葡萄酒所需要的微生物都必须在无氧条件下才能生存
C.景芝老白干的酿造过程先后需要利用两种微生物进行发酵
D.食品保存的原理是杀死食品中的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11、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属于调查工作的是
A、人口调查B、观察蜘蛛结网
C、养的鸟和狗D、水和空气
12、假如一颗花生里有三粒种子,那么这颗花生是由()发育来的。
A.一个子房、三个胚珠B.一个子房、一个胚珠
C.三个子房、一个胚珠D.三个子房、三个胚珠
13、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曲线最可能是图中的()
A.B.
C.D.
14、制作酸奶和泡菜利用到的微生物是
A.乳酸菌B.青霉菌C.酵母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