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校本资料金考卷文言文检测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师说:古代对老师的尊称
B.豁然开朗:形容突然明白过来
C.殷鉴不远:指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
D.罄竹难书:形容事情多得难以记载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鸡鸣而起,夜寐不安。(寐:动词,睡觉)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高兴)
C.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名词,疑惑)
D.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恶:形容词,坏)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吾欲与若复矣。(复:再)
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同样)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助词,的)
D.骈死于槽枥之间。(骈:并列)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属于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A.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进:进入)
B.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活)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尊敬)
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尽:吃尽)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A.良将劲弩,守危楼。(劲:强劲)
B.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咨诹:询问)
C.且庸人尚羞之,况将相乎?(羞:感到羞耻)
D.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教:教育)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一项是()
A.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时间)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每天)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扛着)
D.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王:称王)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属于形容词作动词的一项是()
A.良将劲弩,守危楼。(危:危险)
B.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若:好像)
C.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活)
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尽:吃尽)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属于形容词作名词的一项是()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旧的)
B.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异同:不同)
C.且庸人尚羞之,况将相乎?(羞:感到羞耻)
D.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一千里)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属于名词作动词的一项是()
A.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作:工作)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省:反省)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扛着)
D.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王:称王)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属于动词作名词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习:学习)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知:知识)
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吃)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论语》中,孔子教育学生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中,孟子认为“得道多助,_________”。
3.《庄子》中,庄子提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观点,强调_________。
4.《荀子》中,荀子主张“_________,_________”来治理国家。
5.《韩非
一、选择题答案
1.A
2.D
3.B
4.C
5.B
6.B
7.A
8.A
9.B
10.C
二、填空题答案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失道寡助
3.知识的无限性
4.礼法并施,以礼治国
一、文言文实词
1.词义辨析:考察学生对文言文中常见实词的理解和辨析能力。
2.词类活用:考察学生对文言文中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类活用的掌握。
二、文言文虚词
考察学生对文言文中常见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的理解。
三、文言文句式
考察学生对文言文特殊句式(如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等)的识别和应用能力。
各题型所考察学生知识点详解及示例:
一、选择题
1.实词词义辨析:如第1题,考察“师说”一词的正确理解。
示例:师说,古代对老师的尊称,出自《论语·为政》。
2.词类活用:如第3题,考察“之”字的用法。
示例: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虚词用法:如第7题,考察“且”字的用法。
示例:且,连词,表示递进关系。
4.特殊句式:如第9题,考察学生对省略句的识别。
示例: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省略句,完整句子应为:遂率(其)子孙荷担者三夫。)
二、填空题
1.名句默写:考察学生对文言文名句的识记能力。
示例:《论语》中,孔子教育学生要“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名词解释:考察学生对文言文中重要名词的理解。
示例:《孟子》中,孟子认为“得道多助”,意为遵循正道,会得到很多人的帮助。
3.观点理解:考察学生对文言文中作者观点的把握。
示例:《庄子》中,庄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