亻革家人婚礼歌的艺术特征与传承研究.docx

亻革家人婚礼歌的艺术特征与传承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亻革家人婚礼歌的艺术特征与传承研究

?

?

凌鸽

摘要:亻革家人的婚仪至今仍然保留着提亲、说礼、定亲、讨信、过礼、结婚(阿嫁、叫寨)、祝米酒等传统仪式。本文主要通过对亻革家人婚俗音乐符号呈现出来的异质性特征进行论述,挖掘和整理亻革家人婚礼歌的演唱的曲目。从音乐的表演形式入手,揭示亻革家人婚俗音乐的特征:旋律优美、婉转动听、抒情浓郁,多为低声对唱与合唱、悠扬起伏的风格。将亻革家人婚俗音乐展演者放置在整个亻革家人的生活、劳动、民俗、信仰的范畴中进行探讨、研究,力图从中得到婚俗音乐与亻革家人历史文化的内在关系。

关键词:亻革家婚俗?婚礼歌?婚俗音乐

:J605?????????:A???????????:1008-3359(2019)18-0001-03

亻革家人是主要生活于贵州省的一个族群。他们虽然没有自己的文字,但他们却以独特的语言、服饰以及生活习惯而呈现出独特的族群性特质。亻革家人集中聚居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黄平县、凯里市和安顺市的关岭自治县。

亻革家人能歌善舞,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亻革家人为了生存,积累了与大自然斗争的经验;为了愉悦情感,他们在劳动过程中创造了各式各样的音乐表演艺术样式。亻革家人的传统音乐可以分为民歌、器乐及舞蹈音乐。亻革家人民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从八九岁的小孩到几十岁的老人几乎人人能歌。亻革家人小时候有自己的儿歌、祝贺歌,青年时有交友歌、情歌对唱,结婚时有交银歌、接亲歌,老死时有哀歌、丧葬歌,走亲访友时有酒歌、礼仪歌,田间干活时有劳动歌、山歌等等。亻革家人的音乐展演样式主要存在于祭祀礼、婚俗礼、丧葬礼、贺庆礼以及节庆礼等民间习俗之中。

可以说,人的一生都会经历不同礼仪的洗礼。自古以来,在我国大多数民族中,始终延续着不同的人生礼仪样式,但不同的仪式和礼节,其标志的含义不同:“如诞生仪礼,表示婴儿脱离母体进入社会;成年仪礼,表示一个男子或女子生理发育成熟,被接纳为社会的正式成员;结婚仪礼,表示社会承认一对青年男女所建立的配偶关系,这对青年男女开始对家庭和社会担负一定的义务;丧葬仪礼,表示一个人完成他的一生的全部过程,向社会告别。”[1]亻革家人的一生要经历数个礼仪活动,而在每次礼仪活动中,音乐艺术的展演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亻革家人虽然与其它民族杂居,但就其青年男女的婚姻恋爱来看,依然保持着浓厚的民族特点。亻革家人反映婚嫁的歌曲很多,按婚嫁的程序基本可以分为:恋爱、说亲、订婚、讨信、过礼、结婚(阿嫁、叫寨)、祝米酒等。亻革家人自古以来都是推崇一夫一妻制,婚姻上世袭“娃娃亲”、“背带亲”、“指腹为婚”,并主张与亲友联亲,严禁同姓开亲。结婚时,不许新郎到新娘家接亲,新婚期间新郎新娘不同房,婚后新娘不落夫家。一套传统模式的礼仪习俗,必伴随大量程式性的传统民歌,遂使传统亻革家得以稳定传承。

一、亻革家人的婚礼仪式与歌曲

(一)恋爱与情歌

亻革家人虽然有世袭“娃娃亲”、“背带亲”、“指腹为婚”等婚恋状态存在,但也有许多青年男女是自由恋爱结婚组建家庭的。“阿布阿龙”就是亻革家人青年男女特有的一种恋爱方式。“布”是花,代表美女的意思,“龙”是郎君之意,“布龙”就是“花鳥”的意思。

亻革家人青年男女的“阿布阿龙”除了他们在一年一度的“踩亲节”中通过吹笙踩舞相互认识和交往外,大部分是以歌会友形成的。如某对异乡少女来到寨子上作客,晚上,寨子里的小伙子们就要相约去主人家与姑娘们对歌。从对歌中结识,并慢慢促成男女恋爱关系的建立。对歌时,首先分成几个层次以及阶段演唱,亻革家人情歌是亻革家青年男女在固定情歌场、固定时间(民间节日如看会、赶集日)或双方相邀到郊外游玩相互表达爱慕之情时演唱的歌曲。运用比兴的手法描述了亻革家人青年男女间的爱情。按照恋爱的进展的次序分为:初识示爱的《见面歌》《结情歌》;相交热恋的《深交歌》《看花歌》《宴请歌》《惜别歌》;婚嫁时的《交银歌》《接银歌》《接亲歌》等。情歌主要是青年男女对唱,分汉语歌和亻革语歌两种,在屋里或山坡都可以唱。情歌对唱的形式无论从歌词的内容和演唱场合都显得自然、和谐,男女青年在一问一答的歌唱中,不仅加深了对对方的了解,而且还将相互之间的爱慕之情真切地表达出来,为以后的交往打下基础。

(二)订婚与说亲歌

亻革家人从初识到定婚的全过程,都是以歌为媒,以歌传情,逐步深入实质,形成一套传统模式。再经媒人说合后,即择吉日订婚。订婚仪式在女方家举行,届时男方家请男、女各二人,手拿蜡染手帕捆着的雨伞,带一只鸡、一升米、一件衣料(古时为一束丝线)和相当于一点二块银元的礼金到女方家订婚。女方家要备酒席,把男方家带来的鸡杀来款待,并请亲属参加。宾主入席后,客人在席间拿一碗菜、一碗酒先交主人,表示婚约签订,然后当众把礼金交给女方家,宾主随后互相祝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木槿流年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