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汉语言本科-训诂学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4带答案.docxVIP

2024年汉语言本科-训诂学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4带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住在富人区的她

2024年汉语言本科-训诂学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

题目

总分

得分

卷I

一.综合检测题(共100题)

1.“训诂者,以语言解释语言之谓也。”这一定义来自训诂学家_____。

2.以下训诂专著成书于清代的是()。

A.《诸子平议》

B.《读书杂志》

C.《经义述闻》

D.《群经平议》

E.《广雅疏证》

3.刘熙《释名》的内容包括()。

A.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去解释词义的来源

B.探索词的命名的意义

C.解释字词本义

D.综合和分辨各地的方音发音部位和方法

E.探讨文字的形体

4.如何进行“析词审义”?

5.陆德明

6.概括说明“音义之间的关系特征”。

7.《左传·庄公十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情”指()。

A.公正合理

B.事实

C.诚心诚意

D.明察

8.孔颖达为五经所作的注解称为()。

A.传

B.注

C.疏

D.解诂

9.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

10.清代研究《尔雅》的人很多,其中成就较大的是()。

A.陆九渊

B.邵晋涵

C.郭璞

D.方以智

E.郝懿行

11.寻常之沟,巨鱼无所【还】其体。

12.《尔雅》本为儒学经典之一,凡_____类,共释2204事,是研究先秦词汇的重要参考书。

13.汉代文学学家许慎的代表作是_____。

14.训诂术语“浑言”、“析言”开始使用于()。

A.东汉

B.唐代

C.宋代

D.清代

15.说明历史上对《尔雅》的注释情况。

16.疏不破注

17.体例中具有“连篆为句”现象的著作是()。

A.《方言》

B.《说文》

C.《尔雅》

D.《释名》

18.高诱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高注说明的是“宇宙”的()。

A.本义

B.引申义

C.假借义

D.比喻义

19.训诂学是语言学里具有综合性和_____特征的人文性很强的技术科学。

20.《尔雅》本为儒学经典之一,凡_____类,共释2204事,是研究先秦词汇和阅读古籍的重要参考书。

21.“周烈王崩,齐后往,周怒,赴於齐。”句中“赴”乃“讣”义,指“报丧”,“赴”与“讣”的关系是()。

A.通假字

B.古今字

C.雅俗字

D.繁简字

22.《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归”指()。

A.出嫁

B.回家

C.偿还

D.行礼

23.狐毛、狐偃以上军夹攻子西,楚左师溃,楚师【败绩】。

24.宋代理学家注释古书,有哪些“可取之处”?

25.《说文解字》

26.“乌兰浩特”义为“红色城市”,来自_____语。

27.柳宗元《捕蛇者说》:“苛政猛于虎也”,句中“政”指()。

A.统治

B.赋税

C.政治制度

D.统治者

28.训诂的方式主要有()。

A.互训

B.推因

C.递训

D.义界

E.右文说

29.历史上训诂学发展的中落期出现在()。

A.先秦

B.两汉

C.魏至唐

D.宋至明

30.《方言》的注本流传至今的,以晋代_____的《方言注》为最早。

31.高诱注:“宇,屋檐也;宙,栋梁也。”高注说明的是()。

A.本义

B.引申义

C.假借义

D.比喻义

32.十连为乡,乡有【良人】。

33.下面这则训诂材料:《诗经桧风匪风》:“谁之西归?怀之好音”。“西”是“_____”的古字,表示傍晚鸟归巢休息之意。

34.训诂术语“辞”表示()。

A.实词

B.修辞

C.虚词

D.比喻

35.黄侃所列“青年必读二十五种书”指哪些著作?

36.什么是“词义褒贬”的语言因素?

37.在探求音义关系的问题上,宋代王圣美提出了_____。

38.武烈太子偏能【写真】,坐上宾客,随宜点染,即成数人,以问童子,皆知姓名。

39.复与两钱散,成得药,去五、六岁。

40.塞【向】墐户。

41.《左传·庄公六年》:“若不早图,后君噬齐。”句中“齐”指()。

A.齐国国土

B.齐药、调味品

C.“脐”之借用,腹脐

D.“疾”之借用,快捷

42.譬之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

43.当作,当为

44.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

45.下面这则训诂材料:《诗经·桧风·匪风》:“谁之西归?怀之好音。”“西”是“_____”的古字,表示傍晚鸟归巢休息之意。

46.唐以前常把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和范晔的《后汉书》合称“三史”。后来的“四史”又加上了陈寿的()。

A.《魏书》

B.《晋书》

C.《三国志》

D.《周书》

47.古籍在刻印、传抄过程中出现失落字的现象称为()。

A.衍文

B.脱文

C.讹文

D.倒文

48.臣闻圣主言问其臣,而不自造事。

49.唐代通释语义的训诂专著成就最高的是()。

A.《匡谬正俗》

B.《经典释文》

C.《后汉书注》

D.《周礼注疏》

50.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51.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米宝宝(全国)edu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职业资格类、公考事业编、考研考博、行业研探,本公司以诚挚的热情服务每一位客户,助力您成功的每一步‘!

认证主体成都米宝宝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0MA6ADN553Y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