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40例
?
??
?
?
?
?
?
?
?
???
?
?
?
?
?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6年至今以来40例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痊愈28例占70%,显效10例占25%清热解毒,无效2例占5%,总有效率为9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病人痛苦小等优点,故而本方在临床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
能明显降低阑尾周围脓肿的死亡率及并发症。
关键词阑尾周围脓肿清热解毒化瘀散结中西医结合
阑尾周围脓肿属于祖国医学肠痈的范畴,多因急性阑尾炎延误治疗,阑尾化脓、坏疽、穿孔后自体大网膜及四周肠袢包裹局限而形成的右下腹脓肿,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若行阑尾脓肿切除术,则易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故而目前对于初发的阑尾周围脓肿多采用保守治疗。我院自2006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治疗阑尾周围脓肿4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40例患者均为我院2006年-至今住院病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16-70岁,平均年龄48岁;病程4-15天,平均9.5天。所有病例均有发热、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B超检查腹腔包块内有液性暗区。
1.2诊断标准(1)有典型阑尾炎史兼有气滞血瘀与发热症状;(2)患者来诊多在发病后数日以上,体温和白细胞增高(3)右下腹触及固定且边缘较清楚的痛性肿块,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4)肿块的边界、大小及性质经B超检查所证实;(5)排除引起右下腹肿块的其他原因。
1.3治疗方法
1.3.1中医治疗:(1)内服药:总治则为清热解毒,行气活血,化瘀散结,并分期论治自拟清热解毒、化瘀散结方:蒲公英30g、败酱草30g、金银花30g、连翘30g、当归10g、桃仁10g、厚朴6g、枳实6g、苡米30g、丹皮10g、陈皮6g、甘草6g。大便干加生大黄3-6g,发热甚加黄连9g、栀子20g,腹痛甚加川棟子10g、赤芍10g。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温服。(2)外用药:局部用生姜、芒硝、黄柏、黄芩,捣烂如泥,再加入大黄粉及适量冰片,用蜂蜜及凡士林调成膏状,敷于局部,每日1~2次。
1.3.2西医治疗:头孢曲松钠2g,日二静点,替硝唑0.8g,日一静点。同时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观察治疗2周记录结果。
1.4疗效评定标准?痊愈:全身及局部症状完全消失,体温及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右下腹肿块消失并经B超检查证实。显效:自觉症状基本消失,体温及白细胞恢复正常,右下腹包块明显缩小或仅有条索,有轻压痛。好转:全身症状减轻,时有发热,体温不超过38.5℃;白细胞计数略高于正常,右下腹肿块缩小较慢,局部仍有压痛,但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无效:上述各项无改善或反而加重。
2结果
40例中治疗1个疗程12例,2个疗程16例,超过2个疗程2例。痊愈28例占70%,显效10例占25%清热解毒,总有效率为95%.无效2例占5%。
?
讨论
阑尾周围脓肿多因急性阑尾炎病情发展,治疗不及时,或患者抵抗力低下,细菌透过阑尾壁或阑尾穿孔进入腹腔,使阑尾周围组织粘连,大网膜及邻近组织形成包裹,而成炎性包块或脓腔。阑尾周围脓肿形成后,由于粘连紧密,组织炎症水肿严重,手术分离极易造成肠管破裂,导致肠瘘[1]。另外,手术还容易引起炎症扩散,形成新的腹膜炎、腹腔脓肿、肠粘连、切口感染等不良后果,因而应尽量避免手术,?阑尾周围脓肿属于祖国医学“肠痈”的范畴。[2]本病多由饮食不节、寒湿不适、劳伤过度、跌仆损伤等引起。其病机为湿热结滞肠内,气血淤结肠内,聚而成痈。在治疗上应以清热解毒、化瘀散结为主。方中蒲公英、败酱草、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当归、桃仁、厚朴、枳实、丹皮、陈皮理气消痈散结祛瘀止痛,苡米利湿排脓,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共凑清热解毒、化瘀止痛、排脓散结之功。所以我们在阑尾周围脓肿的治疗过程中除积极抗感染和中医清热解毒、行气活血、祛瘀散结外,还重视支持“扶正”。“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因此,根据中医分期辨证用药,常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方中大剂量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药物,能明显改善腹腔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局限与吸收。外敷芒硝可泻热软坚,大黄通滞逐瘀,冰片、生姜有促透作用。适量加以党参、黄芪扶正,以增加自身抵抗力。同时配合使用抗生素后,其疗效与单纯用西医治疗比较,能明显加速炎症消退,使炎性包块消散,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又缩短了住院时间。?我们可以看到[3]中西药结合,内外兼治,标本兼顾。通过对48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的治疗体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病人痛苦小等优点,故而本方在临床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