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3.1温度-3.3汽化和液化》2023年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
1.以下关于温度的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B.比较适宜的洗澡水的温度约为80℃
C.无锡地区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40℃
D.南极地区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10℃
2.如图所示,甲温度计与丙温度计的示数分别()
A.36和﹣14 B.44℃和14℃ C.36℃和26℃ D.36℃和﹣14℃
3.三支温度计甲、乙、丙,甲温度计置于空气中;乙温度计的液泡上包有含水的棉花团,经观察三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若三支温度计中最多只有一只不准确()
A.甲温度计不准确 B.乙温度计不准确
C.丙温度计不准确 D.三支温度计都准确
4.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固的是()
A.湖水结冰 B.雾气消散
C.露珠形成 D.冰雪消融
5.在通常情况下,已知液态氧的沸点是﹣183℃,液态氮的沸点是﹣196℃,利用液态空气提取这些气体,随温度升高而先后分离出来的次序是()
A.氧、氦、氮 B.氧、氮、氦 C.氦、氧、氮 D.氦、氮、氧
6.如图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分析图中信息可以得出()
A.A.B两物质都可能是晶体
B.物质B一定没有熔化
C.B开始熔化的温度是40℃
D.在第9分钟时,A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7.如图是一种沙漠里能收集空气中水分的甲虫。清晨,空气中水蒸气含量高,甲虫从洞穴中走出爬上沙丘,很快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其背部凝结成水珠,水珠越聚越多,实现沙漠淡水的补给,能让沙漠变成一块块绿洲。甲虫能收集到空气中的水蒸气()
A.一定高 B.一定低 C.一定相同 D.以上都可能
8.加热一30℃的冰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
B.水的沸点是98℃,说明当地的大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
C.冰熔化时温度保持0℃不变,说明冰是晶体
D.DE段是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说明沸腾不需要吸热
二、填空题
9.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10.有一种乳白色的固体物质,在250℃开始就熔化,直到温度升高到300℃时,这种物质一定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此物质在熔化的过程中(选填:“吸热”或“不吸热”)。
11.观察水沸腾的实验,当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为101℃,说明液面上的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发现烧杯口冒出的“白气”迅速消失,该过程是(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需要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12.某人游泳时,在水中觉得不冷,而上岸后,就觉得很冷,这是因为风吹过时,了身上水的蒸发,水蒸发需要热量,这是一种(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三、实验探究题
13.在研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和“沸腾的规律”实验中,共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停表和,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过程中的共同点是。
14.小明在厨房中发现:
(1)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这“白气”实质上是一些;小明仔细观察又发现:“白气”从喷出到消失要经历三个物理过程。
(2)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壶内水沸腾时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仍然保持状态。
(3)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白气”。
(4)“白气”进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现象,我们又什么也看不见了。
15.某同学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蜡在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是℃;实验数据如表,可以判断蜡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蜡的温度/℃
42
44
46
48
49
50
51
52
(2)向试管中放入碎冰,根据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温度一时间图象,通过丙图中AB、CD段的比较,CD段比AB段吸收的热量多,是因为。
(3)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丁所示的烧杯中,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选填“正确”或“不正确”),他还发现冰熔化时烧杯外壁有一层水珠,这是形成的。
1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单元测试卷.doc
-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6章 溶解现象》单元测试卷(1).doc
-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章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1).doc
-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1单元 盐 化肥》单元测试卷.doc
- 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卷(b).doc
-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0章 酸和碱》单元测试卷.doc
-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0单元 酸和碱》单元测试卷.doc
-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1).doc
-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8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测试卷.doc
- 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单元测试卷(a).doc
- GB/T 39560.10-2024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 第10部分: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聚合物和电子件中的多环芳烃(PAHs).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9560.10-2024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 第10部分: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聚合物和电子件中的多环芳烃(PAHs).pdf
- 《GB/T 39560.10-2024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 第10部分: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聚合物和电子件中的多环芳烃(PAHs)》.pdf
- GB/T 39560.302-2024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 第3-2部分:燃烧-离子色谱法(C-IC)筛选聚合物和电子件中的氟、氯和溴.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9560.2-2024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 第2部分:拆解、拆分和机械制样.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9560.302-2024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 第3-2部分:燃烧-离子色谱法(C-IC)筛选聚合物和电子件中的氟、氯和溴.pdf
- GB/T 39560.2-2024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 第2部分:拆解、拆分和机械制样.pdf
- 《GB/T 39560.2-2024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 第2部分:拆解、拆分和机械制样》.pdf
- 《GB/T 39560.303-2024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 第3-3部分:配有热裂解/热脱附的气相色谱-质谱法(Py/TD-GC-MS)筛选聚合物中的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和邻苯二甲酸酯》.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9560.303-2024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 第3-3部分:配有热裂解/热脱附的气相色谱-质谱法(Py/TD-GC-MS)筛选聚合物中的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和邻苯二甲酸酯.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