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生物安全试题(附答案)
姓名分数
总分:100分,时间:45分钟。
单选题(每题2.5分,共40题)
1.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
A.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
生物。
B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
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C.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
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D.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2.生物安全实验室一级屏障是指:()
A.
通过安全设备实现的,包括生物安全柜等负压设备和密闭容器等将微生物和操作人员隔离。
B.通过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如防护服、防护口罩、防护手套等实验的。
C.
通过合理的消毒灭菌方法实现。
D.是通过将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维护结构和外部环境的隔离来实验的。
3.减少危险因子暴露,防止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的发生,不正确的是(
A.
只要有合理的实验室设计及安全设施就能防止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的发生。
B完善的管理
C.培训
D.
制定标准化操作规程
4.减少微生物气溶胶产生的方法有()
A规范操作过程和操作技术,改进传统的操作方法,如用冷却接种环沾取菌液进行接种。
B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尽量避免操作失误。
C.正确选择使用仪器、仪表、器材和设备。
D.以上都是。
5.GB50346-2011是哪个标准的编号?()
1/9
A.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B.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C.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D.医疗机构呼吸道烈性传染病病原检测实验室生物安全规范
6.《生物安全法》提到的生物安全风险防控体制的构成包括生物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制度等多
少个制度?()
A.11
B.10
C.15
D.8
7.实验室内感染源控制方式不包括:()
A.通过物理防护的“围堵”来避免操作人员与微生物的直接接触。
B.
将感染性物质的操作置千密闭、负压状态的工作环境,使感染性物质和人员隔离。
C.将隔离设备排出的气体进行高效过滤,防止感染性物质向环境扩散。
D.实现内部的污水、废物等带出实验室。
8.风险不包括哪种类型?()
A.
高千扩增区的压力
B.未知风险和叠加风险
C.
显现风险
D.
高度风险
9.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在运输、储存中被盗、被抢、丢失、泄漏的,
以下采取措施不符合要求的是()
A.24小时内分别向承运单位的主管部门、护送人所在的单位和保藏机构的主管部门报告。
在
B.在2小时内分别向承运单位的主管部门、护送人所在的单位和保藏机构的主管部门报告,
同时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报告,发生被盗、被抢、丢失
的,还应向公安机关报告。
C.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容器或者包装材料,应当
及时向附近的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报告。
D.2小时内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省级人民政府应当在
县级或设区市级人民政府接到报告后
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报告。
2/9
10.小型蒸汽灭菌器灭菌室容积小千()。
A.25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磨工理论知识试卷及答案.pdf
- 穆棱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4.pdf
- 纳雍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4.pdf
- 南安事业单位真题2024.pdf
- 南雄事业单位真题2024.pdf
- 内科护理三基单选模拟试题(含答案).pdf
- 内科学考试试题库含答案.pdf
- 内科医患沟通试题.pdf
- 宁波银行深圳分行招聘考试题库2024.pdf
- 宁夏物理初二上学期试卷与参考答案(2025年).pdf
- GB/T 39560.10-2024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 第10部分: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聚合物和电子件中的多环芳烃(PAHs).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9560.10-2024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 第10部分: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聚合物和电子件中的多环芳烃(PAHs).pdf
- 《GB/T 39560.10-2024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 第10部分: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聚合物和电子件中的多环芳烃(PAHs)》.pdf
- GB/T 39560.302-2024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 第3-2部分:燃烧-离子色谱法(C-IC)筛选聚合物和电子件中的氟、氯和溴.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9560.2-2024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 第2部分:拆解、拆分和机械制样.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9560.302-2024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 第3-2部分:燃烧-离子色谱法(C-IC)筛选聚合物和电子件中的氟、氯和溴.pdf
- GB/T 39560.2-2024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 第2部分:拆解、拆分和机械制样.pdf
- 《GB/T 39560.2-2024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 第2部分:拆解、拆分和机械制样》.pdf
- 《GB/T 39560.303-2024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 第3-3部分:配有热裂解/热脱附的气相色谱-质谱法(Py/TD-GC-MS)筛选聚合物中的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和邻苯二甲酸酯》.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9560.303-2024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 第3-3部分:配有热裂解/热脱附的气相色谱-质谱法(Py/TD-GC-MS)筛选聚合物中的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和邻苯二甲酸酯.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