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第1册 课时作业5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docVIP

高中历史必修第1册 课时作业5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6页共NUMPAGES8页

课时作业5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A级学考达标练

1.[江苏无锡市高一期末]汉代以前中原人民习惯于席地而坐,即跪坐。魏晋以来,随着胡汉杂居,胡床自北而南广为流行,促使高足家具出现,改变了过去席地而坐的习惯。这说明()

A.民族交融推动汉人生活习惯改变

B.胡汉交融以汉族吸收胡人文化为主

C.胡人汉化与汉人的胡化同步进行

D.胡族文化在中原地区得到广泛传播

2.有资料统计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南部诸省水利工程数目增加,而北部则有所减少。这表明()

A.北方水利技术水平落后

B.南方水利事业异常繁荣

C.南方经济水平超越北方

D.政治稳定推动经济发展

3.东晋一朝,除最初的“王与马共天下”的情势外,世家大族代有推选,依次出现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等权臣,仍然是庾与马、桓与马、谢与马“共天下”的局面。材料主要反映了东晋时期()

A.开始出现门阀政治B.军功贵族冲击皇权

C.政治局面尤为混乱D.皇权遭受士族冲击

4.北魏孝文帝下诏:“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该措施()

A.促进民族交融B.激化民族矛盾

C.加速北民南迁D.导致北魏分裂

5.东晋初,高门士族王导在朝中担任宰相,其弟王敦,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内外相应。某次朝贺,皇帝司马睿请王导与他并排上坐,王导坚决推辞,时称“王与马,共天下”。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

A.两晋政权更迭且政体相对混乱

B.王氏兄弟已有谋反之心

C.东晋时期士族当权且影响巨大

D.皇帝善于用人深得民心

6.“草木皆兵”这一成语出自《晋书》对于一场发生在东晋与前秦之间战争的记载:“苻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材料中涉及的战争是()

A.赤壁之战B.淝水之战

C.楚汉战争D.牧野之战

7.[沙坪坝区重庆八中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在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发展,土地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世家豪族手中,国家对土地的控制已经无能为力,大批“编户齐民”,则成了世家豪族的依附农民……他们把依附于他们的农民组成私人家兵,从而形成了一股颠覆旧王朝的强大力量。西晋末王朝内部矛盾激化,宗室诸王争权夺位,战祸连年。八王之乱中,借夷狄以平中国,匈奴、鲜卑、羯、氐、羌得以入主中原,自公元304年匈奴刘渊称王起,少数民族纷纷各霸一方。

——摘编自尹辰《魏晋南北朝

分裂割据的成因及其后果》

材料二三国两晋南北朝尽管长期处于分裂动荡局面,但西晋仍实现了短暂的统一,之后苻坚建立的前秦、鲜卑族建立的北魏都曾结束北方的混乱局面。随着孝文帝改革等措施的推动下,少数民族与汉人之间的交往愈发频繁。长期的分裂战乱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为躲避战乱,大量人口南迁的同时也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

——摘编自王娟《冲突与融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人北迁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时期长期分裂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时期在分裂中孕育着的统一因素。(6分)

B级选考高分练

8.如图为出土于甘肃省西和县的“晋归义羌王”印章,是西晋政府颁给内迁少数民族酋长的印信。它可以用来印证()

A.西晋政府完成了国家统一

B.西晋民族交融的政治表现

C.西晋政治制度的根本改善

D.西域纳入中央管辖的开始

9.面对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北朝权臣宇文泰决心按照《周礼》的规定来改革官制,并且在朝堂礼仪、车马器物等方面也“多依古礼”进行了一番改革。这些举动()

A.推动了民族交融进程

B.复兴了先秦传统儒学

C.加强了南北经济联系

D.突破了民族自卑心理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魏主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风沙常起,将迁都洛阳;恐群臣不从,乃议大举伐齐,欲以胁众。……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亢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材料二北魏孝文帝改革从长远来看有巨大的积极意义,但在短时期内也产生了明显的副作用。一部分在改革中利益受到损害的少数民族军人发起暴动,导致了北魏的覆亡。北方民族交融的进程也在北魏灭亡前后出现短暂的反复。

——《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

文档评论(0)

602121068g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