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柳宗悦到深泽直人:产品设计中的民艺之光.docx

从柳宗悦到深泽直人:产品设计中的民艺之光.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从柳宗悦到深泽直人

产品设计中的“民艺”之光

?

?

王丹阳

如果把日本当红的产品设计师深泽直人和“民艺”两个字联系在一起,恐怕这是一个互斥的组合,一个让人联想到五光十色的商品社会,一个却是散落在时光深处的不起眼之物。可是2012年起,深泽直人担任起日本民艺馆第五任馆长,同时又浸润在各种潮流品牌如MUJI、三宅一生的产品设计中,所以,民艺和当代产品设计到底有何关系?如何定位手工艺者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地位?深泽直人虽然看起来身处一个不搭边的领域,但是能为民艺说上几分话,实则是由日本这个社会的生活美学观暗暗勾连起来的。

设计师馆长

日本民艺馆是日本成百上千个私人美术馆中的一个,旅日中国美术家赵龙光说:“这不稀奇,我可以给你找出一厚沓。”在日本,好多私人馆都有着可匹敌国立博物馆的国宝级文物,往往在一些民间自筹的拍卖会上流转,百年前的生活用器高可拍到几十万日元。但日本民艺馆是个饶有趣味的所在,即使在民营美术馆发展艰难的日本,它的藏品也从来不卖,顶多是租赁展览。

电铁到达东京大学驹场分校,下车就是一条狭长的坡道,两边草木葱茏,很多和式小别墅掩映在一片疯长的草丛里,远近都是一片片芜杂的洗绿,相比两站之外的涩谷,这是个清静的地方。从一处山坡的豁口走进浓密的树林子是东大的棒球场,球场的铁丝网外长满杂草。1912年,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进入这里的哲学系,24年后,他在东京大学旁边一块抛荒的坡地上建造了日本民艺馆,由此被日本人记住。

这是一栋白墙黛瓦、和洋混搭的两层楼木制建筑,进入大谷石铺成的玄关,立即就见擦得光亮可鉴的中央楼梯,使建筑呈现一种极强的对称平衡感,乍看像幕府时代的洋馆或府邸,只是遍布的玻璃橱以及里面黯色调的瓷和陶才提醒这是个带着浓重个人口味的私馆。可相比于前段时间动辄就拍出4个青铜器,成交价9亿元人民币左右的藤田美术馆,这里实在是“小家子气”了一点。

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

学艺部的古屋真弓女士告诉我,第三任馆长柳宗悦之子柳宗理去世后,此馆的传承成了个难题,但日本政府近年来将“民艺”“物造”奉为强国之策,所以棒落谁手非常重要。日本民艺协会推荐了深泽直人,因为即使是当代设计,也和民艺所倡导的实用主义观是一致的;再一方面,以其作为著名设计师的社会声誉,对于一个淹没在商品社会里的不甚显赫的私人馆来说,也可在维续上助力一把。

深泽直人可谓是大忙人,平时去世界各地与品牌商沟通、开产品发布会,难得来馆里开个会,还是在周末。我见到他的时候,正值馆里三个月一度的换展期,柳宗悦一生收藏了1.7万件民艺品,对这个家宅般的小馆来说不可能全部展示,于是三个月一换,每次要关门七天。来客基本上都是老人,柳宗悦在老一辈知识分子心里地位颇重,年轻人就知道得少了。深泽直人曾经在日本当地媒体上说过,民艺馆作为“公益财团法人”不能盈利,所以主要是靠千元一张的门票维持运转,还有租赁展品。

相比于在中国媒体上出现的正式形象,60岁有着37年设计生涯的深泽直人外形精干,通常背着个双肩包,拎个牛皮袋赶赴着一场场约。那天他穿黑衣黑裤,全身上下透露着一种规整、精细、不容含糊的工艺范。他用流利的英语告诉我,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中国好多商家和记者在找他。作为MUJI的产品设计总顾问,他多少沾了一点MUJI在世界范围内成功的光,即使在日本国内,MUJI也是一个重塑时代价值观的“生活杂货铺”。深泽直人获过的奖包括美国IDEA金奖、德国IF金奖、红点设计奖、英国DAD金奖……

匠人之国的民艺情结

我问他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一个产品设计师为何会和民艺搭边。“在柳宗悦之前,社会对于美的理解是权力和阶层决定一切,但柳先生不追求那些被称作艺术品的工艺品。而且民间做一个美的器皿都不是为了追求艺术价值,所以柳会觉得那些付诸自然情感而制造的民间器具才是可爱、温暖的,那么我的设计也就是追求这种温暖的、贴合人心的部分。”他说。

所谓“民艺”,是“民众的工艺”之略。这个词在上世纪20年代之前的日本还没有。大正十五年(1926)一月,柳宗悦与河井宽次郎、滨田庄司等朋友到纪伊半岛考察旅行,一天晚上住宿在一座庙里,夜里聚在一起讨论建设日本民艺美术馆的计划。柳宗悦在《日本民艺馆的成立与工作》一文中写道:“在讨论美术馆的性质时,我们迫切地感到有必要创造‘民艺这一词。所谓‘民艺,是指与一般民众的生活有着深厚交往的工艺品。”此后,“民艺”一词出现在他的文章里,即便是译成西文,也是直接用其日文注音“MINGEI”,成为固定的成熟词。

在实业家大原孙三郎的资助下,日本民艺馆于1936年在驹场建成开馆。如今,馆对面有一栋飞檐、宽面、园林建筑般的和洋建筑,那就是柳宗悦的家宅,如今已成为“有形文化财”,跟美术馆一起列入公益财团法人,每月只开放四天供人参观。据说,柳氏建馆的原因之一也是他收集来的成千上万个民艺品家里不够放了。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33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