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染病防治及流行病学调查.docx

浅谈传染病防治及流行病学调查.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浅谈传染病防治及流行病学调查

?

??

?

?

?

?

?

?

?

???

?

?

?

?

?

传染病是指的人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能相互感染、传播的疾病。根据传染病病原微生物传播途、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伤以及流行范围不同,目前我国将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其中甲类是指需进行强制管理的疾病,有鼠疫和霍乱。乙类是指需要进行严格管理的疾病,主要有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流行性传染病。丙类是指需要进行监测管理的疾病,主要有流行性感冒、风疹等传染病。根据传染病类型不同其临床管理程度不同,各类流行性传染病的防治措施,可以总结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1]。

1传染病的防治

1.1控制传染源

对于传染性疾病应在明确临床诊断的同时,对临床常见传染病易感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普及大众对常见传染病临床症状、传播途径等相关知识的普及。从而提高个体传染病患者做到对自身疾病早发现,早入院诊疗。同时对患者在入院诊疗前接触的人员,进行及时有效的疾病监控观察,从而达到控制传染源的目的。

1.2切断传染途径

根据传播途径不同可以将传染病分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虫类传播传染病以及其他因素传染病。对于呼吸道传染病,个体感染的主要途径是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个体在日常工作、生活过程要注意通风,定期对空气进行消毒。在呼吸道传染病爆发的季节,应尽量避免在人潮拥挤的公共场所长期逗留,外出穿戴口罩[2]。(2)消化道传染病:消化系统传染病的发生一方面与饮食卫生有关,另一方面与个体卫生有关,饮食卫生主要是指管理饮食、保护水源等方面,主要由国家相关食品、环境监管部门进行,个体卫生主要是指个体在饮食过程中应注意洗手,保持个体卫生。(3)虫类传播传染病:在虫类繁殖旺盛的季节采用化学物理药物,通过定期喷洒药物的措施以达到防虫、杀虫、驱虫的目的,同时加大国民相关教育。(4)其他因素复杂传染病,主要是指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狂犬病等管理,国家应加强宏观防止措施,个人应做好个体防护工作。

1.3保护易感染群

对于个体患者,除了切断与感染源之间的接触,及时给予非特异性措施和特异性措施以提高个体免疫力就显得十分重要。(1)非特异性措施:学校、家庭以及个人应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膳食营养,增强个人体质,创造安静、舒适、干净的居住环境。(2)特异性措施:我国特异性免疫措施主要是通过对易感染群定期进行传染病疫苗注射,从而提高个体免疫力。我国自2012年开始建立居民床染病疫苗监管机制[3]。明确规定新生儿以及婴幼儿需要接种的疫苗种类以及疫苗数量,从而达到从传染病临床治疗向床染病防止的转型。

2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

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主要是研究人群中传染病患病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传染病的预防提供良好的防止措施。目前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临床资料分析以及实验观察,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主要步骤如下:过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方式,确定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确定研究对象以及研究观察单位,流行病学调查方式主要有全面调查以及非全面调查两类,其中全面调查,如人口普及的形式对单位内全部个体进行调查。非全面调查主要是选取典型个体进行调查或采用从整体中抽样的形式进行调查。将调查所得结果进行分类汇总,并撰写调查报告[4]。

3传染病流行病学特点

临床研究认为流染病都有相对稳定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以及易感人群,传染源主要是指体内携带或者具有病原体排除能力的人或者动物,根据各种病原体的传播途径不同对无免疫力个体进行病原体传播,个体之间病原体传播迅速,能在短时间内造成广泛人群感染,因此传染病具有明显的传染性、流行性,部分传染病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

近些年我国甲、乙、丙三类传染病患病总数每年呈递减趋势,但是丙类传染病患病人数仍然明显高于甲、乙两类。其中近些年我国艾滋病、麻疹、狂犬病、异形感染、手足口病患病人数与前2年相比患病人数明显提高。随着国家基层医疗卫生系统的不断完善以及免疫预防系统的健全,疫苗接种率明显提升,我国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例数明显降低[5]。由此可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个体卫生防治意识不断完善。我国个人以及医疗卫生单位对于传染病疑似者进行及时确诊治疗,做到做预防、早治疗、早汇报对预防传染病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我国落实人口普查制度,增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以及健康教育,对预防传染病的爆发起到了良好的防控效果[6]。

参考资料:

[1]张海洪,江震,郭岩等.传染病防治相关的伦理问题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5,36(19):10-13.

[2]黄相刚,李长宁,李英华等.中国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5,11(12):112-115.

[3]GuanLihu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98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