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梁佩兰《阁夜》原文赏析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VIP

2.4梁佩兰《阁夜》原文赏析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梁佩兰《阁夜》原文赏析

百寻古阁郡城东,帘卷前山一角风。哀壑有光星在底,明河无影月凌空。群生静息鸿蒙里,秋气森归耳目中。不是夜深能独醒,海门谁见日初红?

【赏析】

阁夜,阁楼之夜。梁佩兰是南海人,明清时隶广州府,因此,据诗中所言“郡城东”,知此阁楼在广州。而诗中反映的地理风貌,亦可证明。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而以写景为主的佳作,抒写了作者在阁夜不眠的所见所感。如果说这首诗有什么特色,则是对秋夜物华变化的细微感受的描述。

首句写古阁的地理位置:在广州城东的百寻高坡上。王煐《岭南三大家诗选》作“孤阁”,此依《六莹堂诗集》。“孤”与“古”各有优劣,“古”,反映了历史悠久,“孤”,进一步突出其地理:诗人所居之阁,乃城东制高点,以后诗中所描绘的一切,都在诗人高屋建瓴的俯视之中。中国古典诗歌讲求起、承、转、合,此诗的第二句便是起处。诗人在百寻之高的古阁之中,本来是休息睡眠的,尽管他没有入睡。但是,他也无意去领略阁外夜色中的景物。只是当前山吹来一角风将帘儿轻轻卷起时,他才在无意之中看到了外面的世界。而当他发现这一切非常之美,才被其深深吸引而细加观察。

三、四句写所见。在茫茫夜幕的笼罩下,最易见的当然是光亮,这里写了作者对此的感受。这种感受在细腻的笔触下,显得既别致又真实:凄清的山谷,本来应该是黑暗的地方,现在却有光亮;山下河中因星星倒映而微光闪烁。本来应该是明亮的银河,现在却看不见;天上因皓月当空而银河隐去。

五、六句则是写所闻以及心灵的感受。各种生物都在茫茫夜色中静静安息了。万籁俱寂之下,诗人感到的是森然秋气。尽管三、四句描写的,明眼人一看就知是秋景,诗至此又点明季节。并且,通过“群生静息”和一“森”字,又告诉读者是深秋。

当全诗沉浸在凄清低沉的意境中时,结尾二句可算是造成了强烈的反差:群生静息之中,只有夜深独醒而直至黎明的诗人,才可以见到海口喷薄而出的红日。至此,诗歌所表现的诗人惆怅心理趋于平静,而读者也恍然大悟:前面的描写不过是最后二句的铺垫。

这首诗似乎没有什么象征意义,但似乎又在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哲理:在黑暗中应该抱有希望,应该具有自我追求和自我满足。由于此诗作于明亡后不久,因此,这似乎又在政治上对人们作某种暗示。尽管诗人本身终因出仕清廷而遭人非议,但这毕竟是后话。

如果说此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可取之处,主要是对比手法的运用,如三、四句的上和下、明与暗的对比,五、六句沉睡的万物和清醒的诗人的对比。这样,在读者的感官上产生了鲜明强烈的效果。?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4A73P7;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