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docx

心脏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心脏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

??

?

?

?

?

?

?

?

???

?

?

?

?

?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我院2018年9月~2019年6月收治的6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34例,采用心脏康复护理)和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情绪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干预前,SAS评分和SDS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评分均有显著降低,并且观察组降低的更为显著,P<0.05。(2)护理后,观察组心源性休克1例,心律失常1例,急性左心衰2例,并发症发生率11.7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心脏康复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SDS、SAS等心理状态情绪,合理降低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等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脏康复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心理状态;并发症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医疗条件显著提高,人均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后,各类老年疾病的确诊率也在不断提高,其中急性心肌梗死为致死率最高的并发疾病之一,属于冠状动脉持续急性缺血引发的心肌坏死,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骨后疼痛,并且发作频率普遍持久而剧烈,在服用硝酸酯类药物或休息后仍然难以完全缓解[1]。现将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9月~2019年6月收治的6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护理的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男24例、女10例,年龄42~74岁,平均(54.35±4.67)岁;对照组患者男19例、女10例,年龄44~74岁,平均(57.65±4.67)岁。加入研究前体检,可比较(P0.05)。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根据医嘱开展抢救护理,并开展传统护理程序,第一周保持卧床修养,第二周以卧床休息为主增强活动量,进行四肢运动。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取心脏康复护理:(1)入院后抢救:入院后如患者伴有突发性室颤和昏迷现象,应该及时给予CPR和抗心律失常药物,等到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并且恢复正常意识水平返回病房后,给予患者普罗非班+低分子肝素等抗凝治疗,开展急诊PCI术后常规护理,如患者存在心衰、气促、低血压等情况,应及时采取心律失常纠正处理,应对患者的体征情况进行密切观察,逐渐降低血压水平,开展1期心脏康复活动。(2)疼痛护理:应根据主治医师医嘱开展吗啡止痛,降低患者疼痛和缺血情况,增强患者的心肌供氧,积极开展心理疏导缓解心肌耗氧量。(3)并发症护理:在手术后患者血压水平普遍较低,因此需要密切监测血压水平变化,并根据病情调整多巴胺微泵注射量,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率和心律变化。(4)加强功能锻炼:责任医师与护士需要严格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心脏康复计划,从床上到床边再到自由活动,应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详细记录所有分数,分数越高焦虑和抑郁就越严重。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和急性左心衰。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用2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AS和SDS评分对比

干预前,SAS评分和SDS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评分均有显著降低,并且观察组降低的更为显著,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AS和SDS评分对比(,分)

组别(n)

SAS评分

SDS评分

干预前干预后

干预前干预后

观察组(n=34)

55.42±5.20

32.99±4.80

56.30±5.78

32.00±3.89

对照组(n=29)

55.98±5.45

48.78±5.96

56.40±5.25

49.36±4.26

t

0.417

11.646

0.071

16.899

P

0.678

0.000

0.943

0.000

2.1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心源性休克1例,心律失常1例,急性左心衰2例,并发症发生率11.7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组别(n)

心源性休克

心律失常

急性左心衰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n=34)

1

1

2

11.76(4/34)

对照组(n=29)

2

3

5

34.48(10/29)

x2

4.673

P

0.031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尹邦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尹邦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