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中美国际制度策略取向比较
?
?
凌胜利王彦飞
【关键词】??中美战略竞争?国际制度?议题领导权?全球治理
?D822?A
?1006-1568-(2021)05-0067-22
【DOI编号】?10.13851/j.cnki.gjzw.202105004
在中美战略竞争加剧且长期化的情况下,中美双方的竞争不仅体现为权力竞争,而且在制度领域也有所显现。有关中美制度竞争、制度制衡的研究不断增加,这些研究主要探讨中美在国际制度领域展开竞争或制衡的原因、内涵与影响,但对双方在国际制度领域为何采取不同策略的分析则较少。当前全球治理的问题日益凸显,现有国际制度的短板逐渐暴露,多边主义面临的困境前所未有。?在此背景下,无论西方大国还是新兴国家都期待国际制度有所变革,能够更加契合各自的利益,国际制度领导权也成为大国战略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美战略竞争也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国际制度领域。
总体来看,中国更多地采取多边主义方式,不断推动国际制度改革,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等新国际机制。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近几任政府对待国际制度的态度摇摆不定,具体体现为特朗普政府奉行单边主义,奥巴马和拜登政府则采取排他性多边主义策略。在国际制度策略上,中国更加倾向于“建群”“改群”,而美国则在“建群”和“退群”之间摇摆,也不乏“改群”举措。这说明,中美在许多议题上的国际制度策略取向差异明显。
中美两国的国际制度策略取向为何截然不同,这是本文要探讨的核心问题。显然,中美双方的国际制度策略取向与两国战略竞争不无关系。两国在国际制度领域的竞争呈现何种态势,对中美战略竞争将产生何种影响,国际制度竞争能否左右两国之间的国际领导权竞争,这一系列问题值得关注。本文将主要基于议题领导权视角来分析相关问题。
一、既有研究及其不足
国际制度策略取向体现为国家对于多边主义国际制度的态度,是否有能力和意愿为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对国际制度所采取的退出、改革、创建等不同策略。对于中美两国为何持不同的国际制度策略取向,既有研究主要从权力竞争、制度竞争和地位竞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权力竞争视角
权力竞爭视角认为国际制度策略取向由国家权力的分配和互动决定。现实主义认为国际制度反映了国际体系中的权力配置,是拥有足够权力的国家创造的结果。?如米尔斯海默(JohnMearsheimer)明确指出,国际制度是权力的附庸,由最强大的国家创制和塑造,对国家行为的影响微乎其微,国际制度充其量只能充当干预变量。?国际制度策略是权力竞争的衍生品。约瑟夫·奈(JosephS.?Nye,Jr.)认为,作为崛起国,中国可能对现有国际秩序存在不满,会使用新增实力来拓展更为广泛的目标。?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主导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将不得不改变,领导权需要分享。?而当美国意识到国际制度收益下降时,其单边主义举措的目的是寻求国际体系的变革以维护自身的霸权。?美国作为霸权国,由于自身实力相对下降,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意愿有所下降,?使得美国对于国际制度的单边主义或小多边主义增加,更多采取“退群”和“改群”。对于崛起国中国而言,随着实力增强,则会逐渐增强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能力和意愿,进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制度改革或创建。这实际上反映了两国基于各自的权力兴衰态势,对国际制度采取不同取向的状况。基于权力竞争视角来分析中美两国的国际制度策略取向,显然重视国际制度的权力属性。不过对于美国而言,相对于其权力的变动幅度而言,近三届美国政府的国际制度策略的变动性更大,权力和制度并不总是同步变动。随着国际社会的权力流散,主导国对于国际制度的影响也会有所下降,基于国际制度的创建、改革等来增强权力优势日益困难。中美两国基于国际制度来进行战略竞争有其局限性,权力竞争视角并不能完全解释中美当前的国际制度策略取向。
(二)制度竞争视角
制度竞争视角认为国际制度策略取向取决于国家间的制度互动。中美国际制度策略体现了“竞争性多边主义”的兴起,?主要是指国际行为体利用既有或新建立的多边制度来挑战现有多边制度的战略,具体手段包括威胁退出、发声和建立替代制度等。?贺凯等学者认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推动成立亚投行、特朗普执政后单边主义凸显,都体现出了制度层面的竞争倾向。?“制度制衡”是指国家利用多边机制来对抗压力和追求安全的平衡战略,国家可以利用不同的制度战略在国际体系中追求权力和影响力等现实利益。?如《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是美国针对中国的排他性制度制衡,中国支持东盟创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则是为了应对TPP的制度间制衡,而亚投行则是包容性制度制衡战略的体现。?制度制衡与各国的角色认知密切相关,美国采取单边主义,体现了其国家角色认知从“秩序捍卫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