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彰先贤启后昆-略谈冯国瑞的表彰先贤之作-张澍.docxVIP

表彰先贤启后昆-略谈冯国瑞的表彰先贤之作-张澍.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表彰先贤启后昆

略谈冯国瑞的表彰先贤之作

张澍

?

?

论文导读::冯国瑞对于乡先贤邢佺山敬慕已久。他们就是有“陇上二澍”之称的凉州张澍和阶州邢澍。张澍(1776-1847)。以表彰先贤德行风范。

论文关键词:冯国瑞,邢澍,张澍,表彰先贤

?

清代乾嘉时期是一个学术比较繁荣的时期,尤其是朴学思潮在当时激为时尚。涌现出了如顾炎武、惠栋、戴震、钱大昕、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阮元以及俞樾、孙诒让等学贯古今、精通六艺的大师。甘肃虽地处边陲,但秦魏汉唐间一直是一个学术繁荣、文化昌盛的地区。宋元时期虽学术有所衰退,但到了明清,甘肃学术由沉寂又变得活跃起来。出现了李梦阳、胡缵宗、赵时春、金銮、胡釴等大师,奠定了甘肃学术在全国的地位。

在乾嘉朴学兴盛、大师辈出时期,甘肃也有两位闻名全国的大学者巍然立于乾嘉大师之列。他们就是有“陇上二澍”之称的凉州张澍和阶州邢澍。邢、张二公,皆精于考据文章、金石文字,又都善诗词、能文章,著述宏富。但由于他们一生大都在外地做官,学行著述很少为人所知。诚如邓宝珊所说:“有清一代,吾甘学人以淹博著闻海内,卓然成家者,厥推凉州张介侯、阶州邢佺山二公,然介侯历任黔蜀,晚居长安;佺山宦游浙赣,投老方归。人往风微,沾被未溥,朴塞固陋,靡自开拓,士气隳薄,有由然也。”[①]

所幸,上个世纪初期,同是陇右学者的天水冯国瑞先生[①]对邢、张二公的学行及其历史地位做了深入的研究,撰写了《邢佺山先生著述考》、《邢佺山先生事迹考》两文张澍,并著《张介侯先生年谱》,《守雅堂稿辑存》刊印行世,以表彰先贤德行风范。

(一)

邢澍(1759-1823),字雨民,号佺山,阶州(甘肃武都)人,二十一岁举于乡,三十二岁成进士,三十五岁出知永康县;三十八岁,调长兴,四十九岁由长兴迁署江西饶州府知府,寻迁南安知府。五十岁,由江右归秀水寓斋,省墓归籍。六十一岁回到阶州。道光三年(1823)八月八日卒于阶州,享年六十五岁。邢澍为官期间,补修城垣,重修地志,兴建同善堂、育婴堂,重建平政桥、丰乐桥,为当地办了许多实事,为官清正廉洁、不徇私情、案无遗牍,深得百姓爱戴,有“邢青天”之誉。

邢澍“谦谨淡泊,朴学华辞,渊穆湛深。”[②]是清代陇右学术文化的奠基人和开创者,著名的朴学大师、藏书家和诗人。在金石学、文献学、方志学、姓氏学等方面均有很高的成就。主要著作据漆子扬先生《邢澍著述考考辨》[③],“有文献记录的著作和手稿总计16种,曾刻印者11种,现在所能看到的仅有6种:《寰宇访碑录》、《金石文字辨异》、《长兴县志》、《守雅堂文集》、《南旋诗草》、《关右经籍考》,其余著作(《两汉希姓录》、《十三经释天》、《全秦艺文录》、《旧雨诗谭》、《金石札记》、《司马法辑本》、《尸子辑本》、《孙子辑本》、《宋会要》、《晋书辨惑》)或密而不闻,或佚而不传。”

(邢澍)“《守雅堂文集》计1卷。据《贩书偶记续编》,《文集》与《南旋诗草》合为《守雅堂集》,《清史稿·邢澎传》、张廷济《南旋诗草后序》载《守雅堂集》有刻本,张廷济《瘗鹤铭》诗注、《昭代名人尺犊小传》、《清史列传·文苑传》作《守雅堂诗文集》,但原刊本不见于世怎么写论文。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文集》本系未加整理的抄本,凡20篇,品类参差不一,次序乱而无类。”[④]

冯国瑞对于乡先贤邢佺山敬慕已久,且一直认为表彰先贤是“是固余小子之责也”。[⑤]又从二十六年(1937年)七月二十九日《大公报》第一百九十二册《图书》副刊,王重民《阅张介侯先生遗稿记》得知伯希和由西安购佺山遗稿数十种,凡八十四册,携归巴黎归家图书馆收藏。

孤本流传海外,而陇上频经兵燹,流传未知何所。乡人友人,亦无详其事者,诚可慨也!遂有搜集整理佺山著作之志。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冯国瑞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抄录了邢佺山《守雅堂文集》和《南旋诗草》两部著作,将《守雅堂文集》重新“排比次第,董理而附笺,增益若干首。《南旋诗草》也增益若干首,征引史志原传数首张澍,且编《事迹》、《著述》二考,间采和清人阮(芸台)、钱(竹汀)、孙(渊如)、洪(稚存)、张(介侯)、张(叔未)、章(实斋)、秦(小岘)、吴(兰庭)、施(希闰)、何(承燕)、吴(思亭)诸人往还酬唱之作,分编数目,曰《杂俎》,成《守雅堂稿辑存》四卷”[⑥]。民国二十七年(1938),铅印行世,列为慰景庐丛刊之二。扉页为冯国瑞题写书名。前序有五篇,分别为张鹏一、邵力子、孙蔚如、冯炳奎、温天纬所撰。后序一,为冯国瑞撰。卷一为事迹考、著述考;卷二为文集;卷三为诗集;卷四为《杂俎》。

1938年冯国瑞辑本《守雅堂稿辑存》今已不多见。现在所能见到的是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主编《陇右文献丛书》之校点本《守雅堂稿辑存》。该书由漆子扬、王锷两先生校点,李鼎文先生审订,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依校点者,校点本《守雅堂稿辑

文档评论(0)

惩罚罪恶123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