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中的麻醉效果.docx

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中的麻醉效果.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中的麻醉效果

?

?

(河池市宜州区中医医院;广西宜州546300)

【摘要】目的:探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患者31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57)和观察组(n=157)。对照组接受全身麻醉(简称全麻),观察组接受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T1、T2、T3、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Ramsay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麻醉效较好,可使术中体征保持稳定,且可使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得以减少。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全麻;硬膜外麻醉;并发症

[]R2[文献标号]A[]2095-7165(2019)04-0286-01

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在临床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有资料表明,腹腔镜肌壁间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较好,但手术的开展仍旧有一定机率导致严重应激反应的发生,因此为患者实施合理麻醉十分重要。全麻后机体血流流动受阻,加之气道阻力升高,因此可能对手术的开展产生影响。本次研究选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患者314例,探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中的麻醉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314例,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57)和观察组(n=157)。对照组年龄16~72岁,平均(42.3±5.5)岁,ASA分级:Ⅰ级82例,Ⅱ级75例;观察组年龄18~74岁,平均(42.8±5.7)岁,ASA分级:Ⅰ级80例,Ⅱ级77例。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纳入标准:ASA分级为Ⅰ~Ⅱ级;具备良好心肺功能;具备正常凝血功能;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糖尿病或全身性疾病;存在血液性疾病;存在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的患者;麻醉药物过敏者。

1.2研究方法

观察组接受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首先于第7~8胸椎间隙开展硬膜外穿刺,采用1.5%利多卡因3mL注射,待麻醉平面出现,采用0.25%罗哌卡因8mL追加应用,手术开展过程中,每隔1h硬膜外追加0.25%罗哌卡因5mL。两组麻醉诱导药物均为咪达唑仑、依托咪酯、舒芬太尼和顺阿曲库铵,剂量分别为0.05mg/kg、0.2mg/kg、0.5μg/kg和0.15mg/kg,以静脉注射方式给药,气管插管后与麻醉机连接开展机械通气。麻醉维持药物为丙泊酚、顺阿曲库铵,剂量分别为3~5mg/(kg·h)和0.15mg/(kg·h),静脉泵注给药,同时采用七氟烷1%~2%吸入,间断采用舒芬太尼按照5μg/h的剂量静脉推注,使患者机体BIS值保持为40~60,手术结束前30min停止硬膜外给药。对照组接受单纯全麻,用药同观察组。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麻醉诱导前(T0)、醉诱导时(T1)、建立气腹后(T2)、手术开始1h(T3)、拔管后即刻(T4)、拔管后0.5h(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术毕拔管时间、Tamsay镇静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为SPSS17.0。表示计量数据,行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不同时间点生命体征指标水平比较

观察组T1、T2、T3、T4的HR和MAP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拔管时间和Ramsay评分比较

观察组术后拔管时间为(21.3±6.1)min,短于对照组的(34.1±8.2)min,观察组Ramsay评分为(2.3±0.5)分,低于对照组的(4.6±1.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发生烦躁15例,恶心呕吐22例,认知障碍8例,谵妄6例;观察组发生恶心呕吐12例,烦躁11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T1、T2、T3、T4的HR和MAP低于对照组,而对照组仅T1时明显降低,分析其原由,可能是由于全麻前应用硬膜外麻醉科使全麻时机体外周血管扩张更为明显有关,可依靠适当增加补液量来使机体循环稳定得到维持。同时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Ramsay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科使腹腔

文档评论(0)

159****425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