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无痕教育,浸润“成长”
?
?
摘要:我们在多年的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不断思考、调整、改进,逐步形成了适合本校师生发展实际的、有学校特色的“成长”主题课程。这些课程面向学生,也面向老师。
关键词:成长课程教师学生
山东省实验小学始建于1903年。回望过去,百年校史的深处,我们融合学校文化传承与现代教育理论,提出了“润泽生命,教育无痕”的核心办学理念,以课程为中心,以师生为根本,依托专家机构指导,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无痕”教育对师生的浸润,唤醒生命成长的内驱力,让每一粒幸福的种子在省实验小学(幼儿园)的沃土中学会呼吸、自主生长、自由而美丽地绽放。为此,我们在多年的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不断思考、调整、改进,逐步形成了适合本校师生发展实际的、有学校特色的“成长”主题课程,这些课程面向学生,也面向老师。
一、“成长课程”之教师先行
1.内驱力。对教师的成长来说,最为有效的是激发教师自身内部的成长动力或者说内驱力。要让教师在日复一日繁忙的工作中找到兴趣点、找到创新点、找到成就点,使教师自然而然地享受到自尊自爱、自我激励、自我价值感、职业幸福感……为此,学校积极搭建各类平台,通过营造适宜成长的外部环境激发教师成长的内驱力。(1)从“开学第一课”到分层培训,技术植入。(2)从“相约星期五”到课题研究,鼓励创新。(3)从“1+x”课程到潜能开发,各美其美。
2.微环境。教师个人和他所处的群体环境之间经常性的良性互动就是个人所在的微环境。构建生态良好的教师工作微环境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因此,我们通过建立教师团队、鼓励有自我发展意愿的教师加入组织的方式,构建生态良好的教师工作微环境。在团队中,教师不再是孤军奋战,可以抱团取暖、共同成长。学校成立的教师自主成长团队“鲁一班”,以“自主参与、主动发展、学校助力”为原则,搭建有效的平台,挖掘教师潜能。每周五下午,“鲁一班”都会围绕教师专业发展开展各类主题活动。
二、“成长课程”之学生为本
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终极目标在于学生发展,在于核心素养落地。我们的课程围绕这样的目标设计、实施,力图实现课程供给定制化、课程组织综合化及课程实施实践化,突出了个性化的差异性和多样化的选择性。
1.引技术。当“互联网+教育”成为新的改革动能时,我们将“用技术改变教育”作为应对信息时代教育发展变革的重点实验项目,“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与实践自此进入“高铁时代”。
学生配备平板电脑,每个教室配备充电车及智慧教学系统,全校实现网络全覆盖。便利的智能监控巡课平台,综合素质课程和多元体验课程自主选课系统;电子阅览和选修学习系统,让信息化更好地服务于课程实施与管理。近万册(种)图书期刊每月更新,直联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低幼读物资源,并对接新华书店畅销信息,师生只需轻轻一点,就可实现自主阅读;3D数字影院支持开设电影课程,各学科的3D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在立体的三维场景中生动地理解和感知;P3D数字模型可以任意旋转拖拽,360°全方位观察物象;模拟仿真实验操作系统,则可根据教学需要组建一个仿真效果的实验,有益地补充了实验教学的模拟观察和实操体验。
2.重实践。“全球化”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中小学起推广国际理解教育愈加重要。学生们在游学课程中走出国门,在旅行中了解异域风情,在课堂里学习异国文化,建立了跨国友谊,培养了国际视野。更具特色的模拟联合国(ModelUnitedNations)课程,2017年更是走出国门,参加了在美国纽约举行的模联峰会。
倡导国际化的同时,我们关注具有本土特质、学校特色的课程开发。“我家住在济南府”系列活动课程让学生回到老济南,用探究的眼睛观察济南府的老景老街,用稚嫩的童心感受老济南当年的风采,让孩子们在缤纷的童年时光亲近百年前的济南府,走进大街小巷,体会风土人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乡土文化的滋养。
3.向未来。机关王、机器人、3D打印、无人机、创客空间、环球自然日等课程的开设,得到了学生的喜爱和认可,并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收获成长,学校也因此被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STEM研究中心认定为“中国STEM教育2029行动计划”领航学校。我们将在中心的带领下,结合未来学校的创建,聚焦STEM教育发展的政策、理论和实践问题,重点研究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STEM课程框架、内容体系、实施策略、评价工具、条件保障等,系统搭建STEM教育体系。
根据STEM更多偏重理科综合的特点,在更多课程中,我们同时在开展项目式学习的探索。比如“法治在线”学校课程的开设,改变了法治宣传单一枯燥的形式。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法治教育资源,如校园中采用剪纸漫画形式制作的普法宣传墙、老师们制作的法治教育微课程等,充分发掘社会资源,多种形式开展法治教育,以现实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和自我保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分析彭守林.docx
- 浅议新课程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班主任工作实践与探索.docx
- 供电企业配电检修管理王帆.docx
- 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与管理宋明慧.docx
- 探讨中医外治法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效果.docx
- 加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对策王学良.docx
- 微创美容技术修复急诊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的临床效果观察.docx
- 护士分层次培训心得体会.docx
- 2010-2023历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省台州卷)化学(带解析).docx
- 2010-2023历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南宁卷)化学(带解析).docx
- 2024年中国钽材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中国不锈钢清洗车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中国分类垃圾箱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中国水气电磁阀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中国绿藻片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10-2023历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青海西宁卷)数学(带解析).docx
- 2010-2023历年福建厦门高一下学期质量检测地理卷.docx
- 2010-2023历年初中数学单元提优测试卷公式法(带解析).docx
- 2010-2023历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德州卷)化学(带解析).docx
- 2010-2023历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省泸州卷)化学(带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