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复习历史精选材料题(含答案).pdf

中考专题复习历史精选材料题(含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9中考专题复习历史精选材料题

1.宋朝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材料一唐宋时期,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究其原因,南方战乱少,

人口南迁,自然条件优越,农作物品种的改进等。民间流传着苏湖熟,“

天下足”的谚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归纳江南地区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

材料三“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宋

高宗

材料四宋朝封建社会政治、经济中心南移,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经

济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而商业的繁荣则为海上贸易的发展准

备了充分的物质基础。

材料五下图是出土于福建泉州的南宋海船,有13个密封的船舱。

(2)材料三中的“市舶(司)”是什么机构?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

知识,说说宋朝海外贸易的盛况。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

材料六

(4)根据材料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纸币最早出

现于我国什么地区及其对社会经济有何影响?

2.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

著提高的标志。它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写出材料中生产工具的名称?

材料二耕获图

(2)根据材料二,指出《耕获图》中出现的是何种水利灌溉工具?并

说明该工具的特点。

(3)《耕获图》中既有插秧又有收获,这反映了宋代江南地区水稻的

种植出现了什么现象?从越南引进了什么新的作物品种?

(4)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使得粮食产量大大地提高了,南宋时期出现

了“苏湖熟,天下足”。这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经济现象?为什么会出

现这种现象(结合上图及所学知识分析)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党中央提出许多新提法,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

标到“中国梦”,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引领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到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基于世情党情国情凝聚

而成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发挥着强有力

的引领作用。

(1)材料中“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如何实现“中国梦”?

(2)“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体内容是什么?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中国梦”两者有何关联?

(5)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形势下如何保障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不同时期国民经济成分比例示意图》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

分主题词摘要。

(1)依据材料一,概括1952年到1956年公私经济比例发生什么变

化?所有制成分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导致1957年、1984年和1993

年三个GDP增长率峰值出现的关键原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成功的经验。

5.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就解决“三农”问题,

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拐点:新中国成立后】

材料一:……法规定,废除……;将没收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公

平合理的分配给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

(1)建国初,党和政府在全国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其法律依

据是什么?

(2)土地改革完成后,农民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材料二:到1956年底,全国87.8%的个体农户参加了高级农业合作

社。——八年级下册教材

(3)1953到1956年,党和国家为发展农村经济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艰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材料三: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

号,出现了“早稻亩产三万六千多斤”“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1958

年夏秋之际,各地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

配,公社

文档评论(0)

188****96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小学中二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