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王维山水诗歌的三美艺术.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体会王维山水诗歌的“三美”艺术

?

?

40多岁时的王维,先后隐居在终南山和辋川,亦官亦隐。《积雨辋川庄作》就是王维隐居辋川蓝田期间所作。在这首诗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隐居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情景交融、物我相惬的境界,可以说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又一代表作。王维虽有一部分诗歌意境开阔,具盛唐之风,但其山水诗仍是他诗歌创作的主流,相对其他诗人而言,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从而使他的诗歌魅力永存,为后人所赞叹。我们可以从“绘画美”、“音乐美”、“禅意美”三个方面来体会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歌艺术特色:

一、捕捉镜头、构图极佳的“绘画美”

王维出生在儒学世家,绘画音律无不精通,被人誉为“文章冠世,画绝千古”。宋代文豪苏轼在《东坡志林》中对王维的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他非常准确地概括了王维山水诗鲜明的艺术特点。所以王维的诗歌创作往往融入绘画的技巧,两者互相融合,浑然一体,创造出一种与水墨丹青具有相同意韵的诗歌。首联“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描写了一幅怡然自乐的田家生活画卷。连日阴雨,树枝与空气都极为潮湿,柴禾不易燃烧,炊烟很久才缓缓升起。山中农妇正忙着蒸藜煮黍,为在东边田里劳作的男人送饭。短短两句诗,巧妙地把这种天气和农事活动结合起来,展现了一系列人物活动画面,秩序井然而又有生活气息。这是诗人静观所见,内心宠辱不惊的人才能把山中普通人家的普通景物写出这样的韵致。

诗人写空林烟火,用一个“迟”字,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静观所见的还有颔联:“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诗人运用了绘画上强烈对比的设色法:白鹭,黄鹂,“漠漠”的水田,“阴阴”的夏木,一面是广漠明净的淡彩,一面是葱郁深沉的浓绿,使背景更显空蒙迷茫。这种强烈的色调对比,构成了视觉上色彩浓淡的差异,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夏日的绿荫与绿荫之外的水田之间那种鲜明的分界,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开阔而深邃,画意盎然,境界幽深。作为画家,王维追求着诗画交融的艺术境界,所谓“诗中有画”与这一句诗非常契合。诗人捕捉了空林、烟火、水田、白鹭、夏木、黄鹂等富有季节性特征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和谐静美的山水田园图。王维像一个高明的摄像师那样善于抢镜头,迅速拍下那最动人的一刹那,使画面显得恬静和平而又不呆板。

二、有声有色、动静互现的“音乐美”

王维还善于抓住自然界的色彩和声音,以画家和音乐家敏锐的听觉和视觉感受,将它们融入自己的诗歌中,使诗中有画,有声有色。

山中农家人起得早,天刚蒙蒙亮就生火造饭,噼噼啪啪的烧柴火声打破了山中的宁静。辋川的夏天,诗人选择了形态和习性迥然不同的黄鹂、白鹭,联系着它们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绘: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取动态,一取声音。看,广漠明净的水田上,白鹭翩翩,时起时落,意态是那样闲静潇洒;听,浓郁成阴的夏木中,黄鹂婉转,呼朋引伴,歌喉是那样甜美欢快。白鹭飞行,黄鹂鸣啭,取景远近高低,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视象,有听觉,有面有点,相映成趣。碧绿、雪白、浓翠、金黄,如此美的色彩搭配出自既是诗人又为画家的王维笔下。不仅如此,王维还为这美丽的画面配上了黄鹂动听的歌声,将雨中的辋川点染得更加生机盎然。诗人以山水中律动的自然天籁入诗,以表现自然生态的动静生息和飞跃的生命活力,并着意用不同的音响在心弦上鸣奏,显示自己不同的心境,这就是王维山水诗着意刻画自然音响带来的诗意和魅力。

三、清幽空寂、恬适淡远的禅理美

诗人所描写的淳朴的农家生活也好,自由自在的白鹭黄鹂也好,像图画一样,能唤起人们新鲜生动的视觉感受。它们既是诗人置身其中的现实环境,更是诗人闲静淡泊的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这是诗人从小就受其母影响,虔信佛法,对禅理玩味与修习的结果。他把自己对禅意的理解加入到自己对自然的感受中,溶入到了他的诗歌创作中。他能够用静定从容的闲适心情,去观察大自然,抒写于笔端。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这两句写诗人静静地坐在空山之中,观木槿花迅速凋谢而苦思冥想,体悟到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习养心性,在松树下采摘带露的绿葵,素食清斋,保持身心之净。诗人也正是在这种日积月累的思考中得道入佛,彻底远离世俗红尘。“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尾联诗人快慰地宣称:我早已去机心、绝俗念、随缘任遇、于人无碍、与世无争了,还有谁会无端地猜忌我呢?两个典故,一正一反,表达了自己随缘自适的心境、与世无争的情怀和空灵淡泊的心志。这正是上联中“习静”、“清斋”的结果。这两联蕴涵着深沉的禅意:远离了尘世的喧嚣,远离了名利的争斗,回归自然,回归原始的真我。透过诗句,扑面而来的是淡雅、宁静、幽寂,带着一点孤独,更多的却是诗人洋溢着的惬意。这种以禅入诗的手法,营造了冲淡空灵的艺术

文档评论(0)

155****03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