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课后练习答案要点
一、《大同》
2.你认为大同思想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进程中还有没有价值?
答:这一点可以结合阅读康有为的《大同书》(重点读《序》)或分析孙中山“天下为
公”的思想来讨论。也可以就此结合中国近现代史中对共产主义思想的接受现象来谈。可
以结合当前的全球化过程中的人类价值与伦理危机来讨论大同思想的现代与未来价值。
3.《大同》篇的艺术感染力除来自儒家用世的情感之外,还来自于文字的表达,试总结
其中最主要的修辞手法。
答:(1)注意找出文字的谐韵现象,如“公”、“睦”、“终”、“用”、“归”、“公”。再如
“礼”、“纪”、“里”、“知”、“起”。再如“让”、“常”、“殃”、“康”。先秦许多散文中都注
意谐韵。
(2)注意这篇文章的文字的铺陈与对偶现象。在对偶中善于变化句式,因此便造成了
铺张扬厉的气势。
(3)文章的开头安排一个孔子与子游对话的场景,具有起兴的作用,使得文中陈述的
思想充满了情感与感性,造成了文情并茂的效果。
二、萧萧
1.比较萧萧和废名《竹林的故事》中的三姑娘,说说这两个少女形象的异同。
答:和三姑娘的清纯不同,萧萧是个无依无靠的孤儿,“风里雨里过日子,像一株长在
园角落里不为人注意的蓖麻,大枝大叶,日增茂盛”。她和沈从文《边城》中的翠翠、《长
河》中夭夭一样,天真、单纯、无知无识,无法把握自己命运,只是被习惯的生活裹挟着
向前。身为“童养媳”的萧萧却被长工花狗把肚子睡大,她幻想着和花狗“到城里去自由”,
花狗却自己一个人溜之大吉。萧萧“预备跟了学生走的那条路上城去自由”,还没动身就被
家人发觉,萧萧想到过死,却舍不得死,这样她的命运得由本族的人决定,“沉潭”是读过
“子曰”的族长们做的事,萧萧的伯父没读过“子曰”,于是决定“发卖”,可远处却没人
来买,而萧萧又生下了儿子,萧萧最后还是做了小丈夫的大妻子。在这样一个形象的塑造
中,隐含着作家对原始冒昧与封建宗法错综交织的湘西世界的思考。
2.阅读沈从文的《边城》,结合《萧萧》看看作家写出了一个怎样的“湘西世界”。
答:《边城》的“化外之境”,表现了原始、质朴、和谐的“生命形态”。《萧萧》中“化
外之境”已经注入了宗法制社会的内容,而且现代文明也开始渗入。
三、东西文化之分与城乡文化之别
1.本文在取譬和比较方面相当出色,体会这样行文的好处。
答:艺术特点:一、取譬和比较。整个文章都在比喻和比较当中,城乡文化始终如影随
形,跟随在东西文化之后,既是鲜明的映衬,又形象地传达作者的思想。二、语言质朴生
动,文气生动,语言幽默诙谐,形象表达事理。
2.你赞同文章的观点吗?为什么?
答:赞同与反对都可以,关键要求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能进行论证。
3.你觉得“东西文化之分”除了用“城乡文化之别”来比较,还有没有其他的比较方
-1-
式?试举一例。
答:如经验丰富但已衰老的老年人和充满朝气却缺乏深度的青年人等。只要能有自己的
道理即可。
四、伤逝
1.分析《伤逝》中涓生、子君爱情悲剧的原因。
答:造成涓生、子君爱情悲剧的直接原因是他们当时所处的封建、守旧、冷酷、庸俗、
无聊的社会环境,和所面临的生存(经济)压力。但二人的爱情之所以成为悲剧,与他们自
身的弱点也是分不开的。尽管他们因相爱而同居,从精神到物质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但
他们对于爱情的理解却过于狭窄,未能正确认识爱情在全部人生中的位臵,以至于在组成
家庭的目标实现后,没有了新的人生的动力,生活失去了应有的光彩。为此,作品提出了
“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的观点。同时,涓生、子君缺乏对社会的清醒的认识,
忽略了环境对个人爱情生活的制约作用,尤其是忽视了获得生存权的重要,缺乏韧性战斗
的思想准备,以至于在突如其来的经济打击面前惊慌失措。作品由“人必先活着,爱才有
所附丽”的点题之笔,提出了个性解放与社会解放的关系问题。
2.阅读“五四”时期同类题材的作品,了解“五四”时期文学作品对个性解放和婚姻
恋爱主题的表现,体会鲁迅《伤逝》主题思想的独特性。
答:参阅《〈伤逝〉和个性解放的思想》。
五、西西弗神话
1.能否选择中国的神话传说或寓言故事阐发其哲学意蕴?
答:例如“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和“吴刚伐桂”等。
2.分析作品中的西西弗形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