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抗洪培训教材.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题防汛抗洪培训教材第一讲防汛抗洪历史经验第二讲防洪与抗洪抢险第三讲山洪与泥石流灾害的防御第一章山洪第二章山洪灾害第三章山洪发生时的人员安全转移和避灾第四章滑坡崩塌防治第五章泥石流防治第六章水库漫溢防治第七章山洪灾害综合治理规划第八章防御山洪灾害的社会保障措施第四讲堤坝抢险实例第一章渗水处理第二章翻沙鼓水处理第三章管涌抢险第四章裂缝处理第五章滑坡处理第六章漏洞处理第七章跌窝处理第八章漫溢处理第九章临水崩塌处理

防汛抗洪培训教材

目录

第一讲防汛抗洪的历史经验 赵春明(1)

第二讲防洪与抗洪抢险 刘玉忠(7)

第三讲山洪与泥石流灾害的防御 聂芳容等(39)

第一章山洪 (40)

第二章山洪灾害 (50)

第三章山洪发生时的人员安全转移和避灾 (60)

第四章滑坡、崩塌防治 (71)

第五章泥石流防治 (91)

第六章水库漫溢防治 (112)

第七章山洪灾害综合治理规划 (115)

第八章防御山洪灾害的社会保障措施 (119)

第四讲堤坝抢险实例 聂芳容周乐新(123)

第一章渗水处理 (123)

第二章翻沙鼓水处理 (125)

第三章管涌抢险 (127)

第四章裂缝处理 (129)

第五章滑坡处理 (131)

第六章漏洞处理 (133)

第七章跌窝处理 (135)

第八章漫溢处理 (136)

第九章临水崩塌处理 (137)

第十章挡风浪 (139)

第十一章堵口复堤新技术 (141)

附件抗洪抢险新技术新产品简介 (145)

第一讲防汛抗洪的历史经验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了洪涝灾害多发期,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的抗洪斗争。特别是1998年的长江、嫩江、松花江的抗洪,是人类历史上抗御自然灾害的规模最大的、最为壮烈的一次抗洪斗争。中国抗洪斗争规模之大、经验之丰富,是世界各国所没有的。

一、我国取得历次抗洪斗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回顾20世纪中国的防洪史,就可以明显地看出,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的20世纪上半叶,洪水给我国人民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灾害,而新中国建立以后的50多年,虽然发生了多次大洪水,但对人民群众造成的危害却大大减轻。1915年珠江大水,广州市被淹;1931年江淮大水,死亡40多万人,沿长江主要城市都受淹;1932年松花江大水,哈尔滨市被淹,死亡3万多人;1935年长江支流澧水发生大洪水,死亡3.5万人;1938年黄河决口,淹死89万人;1939年海河大水,天津市区被淹。而建国以后的1951年淮河大水,1954年长江大水、1956年辽河大水、1957年松花江大水、1958年黄河大水、1963年海河大水、1991年淮河太湖大水、1994年珠江大水、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大水、1999年长江大水、2003年淮河大水,从洪水量级上看,有的超过了建国前的大洪水,但是保住了天津、武汉、广州等大城市,死亡人数大大减少。

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历次抗洪斗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党和人民政府极为重视水利建设,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了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抵抗灾害的能力大大提高。这是战胜历次大洪水的最根本的物质基础。

第二,各级政府把防汛抗洪作为执政的大事来抓,实行行政首长防汛负责制,特别是把减少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

各级设立防汛指挥部,统一调动各部门、各方面的力量,集中统一指挥。

第四,军民团结抗洪,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特别是人民、武警部队发挥了抗洪的中流砥柱的作用。

第五,专业抗洪队伍与群众性队伍相结合,打抗洪的人民战争。

第六,依法防洪。制定颁布了《防洪法》、《防汛条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蓄滞洪区运用补偿办法》等法律法规。

第七,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抗洪。加强非工程防汛措施,搞好气象水文预报,制定防汛调度预案,提高抗洪抢险的技术水平。

第八,不断研究调整治水方略。从大禹治水开始,我们的祖先就不断的探索治水方略。近些年来,逐步重视规范人的自身的活动,在洪水多发区调整工农业生产结构,给洪水留出必要的空间。既改造自然,又适度的适应洪水灾害,并充分利用洪水资源,在减少洪涝灾害的同时,尽量多拦蓄洪水。

以上简单概括了我国防汛抗洪的主要经验。可以说,这些经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防洪减灾方面的具体体现。

二、防汛抗洪工作面临的形势

21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时代,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防汛抗洪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多年的水利建设,特别是1998年大水以后,中央加大了水利投入的力度,干流堤防加固已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小浪底水利枢纽、三峡工程的建设,标志着水利骨干工程建设将基本完成,防洪压力得到明显缓解,常遇洪水基本可以控制。但我们也应看到,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工业和城市的发展要占用更多的土地,人与洪水争地的矛盾将更加尖锐,调蓄洪水的空间在减少;同时,今后还可能发生像长江1860

文档评论(0)

办公吧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人人为我为人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