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残疾人权益保障的风险防控研究.docx

人工智能与残疾人权益保障的风险防控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人工智能与残疾人权益保障的风险防控研究

?

?

桑东辉

[摘要]作为人类科学发展的产物,人工智能在给人类特别是残疾人带来工作、生活、康复、文娱等方面便利的同时,也给残疾人权益保障带来一些潜在的风险和负面影响,如可能产生“算法暴力”下的残疾歧视、残疾人就业机会减少、残疾人对人工智能的依赖而导致脱离社会、残疾人被异化等一系列问题。面对人工智能给残疾人事业发展特别是残疾人权益保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应从技术革新、行业自律、道德约束、政府引导、法律规制等几个方面加强对人工智能发展的管控,使之成为残疾人提升生活质量、融入社会整体、共奔小康社会的助推器和加速器,促进我国残疾人事业在新时代实现新发展。

[关键词]人工智能;残疾人权益;风险;防控

[]TP242.6;C913.69?[]A?[]1673-8616(2020)06-0089-11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主要是指一种基于模擬、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而研发的理论、技术、方法以及应用系统,其研发的内容及产品主要包括机器人、语音识别、语言处理、图像识别以及各种专家分析处理系统等。近年来,随着阿尔法狗(Alphgo)在人机大战中战胜世界冠军后,人工智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人工智能的开发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任务驱动型、知识型的研发路线,还开发出了一些富有情感的,能进行诗歌、绘画、音乐等艺术创作的机器人[1]。应该说,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将全面影响人类的生活,作为人类社会一分子的残疾人群体也概莫能外。毋庸置疑,人工智能将给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的工作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推动力,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潜在的风险和负面影响。如何实现人工智能对残疾人事业正面推动力的最大化,同时规避其负面影响和风险,是摆在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学术界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应用以及科技伦理等方面形成了研究热潮,使之成为一种“显学”。国外在这方面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早,走在了前面。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就在《机器神话》(TheMythoftheMachine)一书中针对机器技术的发展带给人类的诸如剥夺人的工作权利、磨灭人的个性、消弭个体差异、削弱人类幸福感等问题,提出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可能存在的竞争关系和直接(包括间接)伤害[2]。被比尔·盖茨誉为“预测人工智能未来最权威的人”的雷·库兹韦尔在《奇点临近》一书中也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作出了研判,提出机器的智能在2045年将全面超越人类[3]。西方国家的政府和相关机构对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也出台了制度约束,明确了行业规范。例如,美国航天局(NationalAeronauticsandSpaceAdministration,NASA)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联合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智能机器人的伦理问题研究;欧洲机器人学研究网络(EuropeanRoboticsResearchNetwork,EURON)制定了《机器人伦理学路线图》;韩国工商能源部则颁布了《机器人伦理宪章》。这些都为人类开展人工智能及其伦理问题研究提供了方向和约束。

我国围绕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截至2020年5月21日12时,在知网系统上仅按照“篇名——人工智能”的条件,且只检索2000年以来的期刊文献,即达39056条之多;按照“篇名——人工智能”并“包含——伦理(精确)”的条件缩小检索范围,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21世纪以来的期刊文章,也已达到353条。从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及相关科技伦理的研究情况来看,人工智能及其伦理问题研究已经呈现出一种井喷态势。

残疾人事业发展和残疾人保障等问题,长期以来是社会学、人口学研究的热点,其成果相当丰硕,但在人工智能研究异军突起的今天,围绕人工智能与残疾人之间关系的专题研究却显得相对冷清,存在很多理论盲点和技术盲区。一些相关研究者虽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关注,但是研究的侧重点往往集中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新经济对残疾人事业发展特别是对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等方面的有利影响1,而很少从科技伦理角度,深入探研人工智能、大数据特别是算法歧视对残疾群体的不利影响。即使是专门从事算法歧视的伦理问题研究者,也更多地关注于“算法在编码、收集、选择或使用数据训练时,会出现直接或间接基于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见解、民族、血统或社会出身等的区别、排斥或特惠的偏见现象”[4],而往往忽略算法歧视对残疾人群体存在的偏见和歧视。基于这种忽略,在纠正算法歧视的治理层面上,就会出现泛泛地强调保护个人信息、提高算法的透明度等综合治理手段[5],而缺乏专门针对残疾人权益保护的算法监督。

二、人工智

文档评论(0)

158****16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