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菌方:揭开菌物药的神秘面纱.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千菌方:揭开菌物药的神秘面纱--第1页

千菌方:揭开菌物药的神秘面纱

在我们的记忆里,从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中,地球上最好的药是

灵芝,可以让人起死回生。这虽然有点夸张,但在历史上,“芝”的

确被推崇为“仙草”。可以肯定的是,部分被称为“芝”的食药用物

品中,有相当一部分就属于真菌。

菌物药探秘

真菌属于有胞型真核生物,与动物、植物相同而区别于细菌。现

代的菌物药是真菌以自身组织(子实体、孢子等)或从中提取出的功

能因子(多糖、甾醇、黄酮、生物碱等)制成的一类具有功能活性的

生物制剂。菌物药按照入药方式分为两类:一类称为药用真菌,是指

菌物自身组织,如子实体、菌丝体、孢子或菌核等直接作为药物来用

于预防、抑制或治疗疾病;另一类是真菌药物,即指从真菌的组织或

发酵菌液中提取出的一些多糖、氨基酸、蛋白质、甙类、生物碱、甾

醇类、黄酮类等营养因子或代谢产物。

菌物药溯源

在中国以菌物入药已经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5000多前,神农氏

炎帝、轩辕氏黄帝就用它们为先民除疾治病。先秦时代的《尔雅》出

现了“菌芝”“中馗”等菌类名称。在20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

中,记载了“六芝”,即青芝、赤芝、黄芝、白芝、黑芝、紫芝等,

另有茯苓、猪苓、桑耳、五木耳、雷丸和白僵蚕等品种。南北朝的陶

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以及《名医别录》中记载了“马勃、蝉花”等。

葛洪的《抱朴子》列出了数百种菌类的名称。明代的《本草纲目》中

记载有灵芝、茯苓、雷丸、槐耳、木耳、银耳、猪苓、香蕈、马勃等

几十种药用真菌。到清代的《本草备要》又增加冬虫夏草等。还有

《唐新修本草》《菌性论》《本草拾遗》《日用本草》等典籍中都有

对菌物入药较详细的记载和阐述。其中有的名称沿用至今,有的古代

菌类已经失传。

据南京中医药大学庄毅教授介绍,我国已报道食用药用真菌近

1000种,有450余种真菌具有药效,单被正式列入药用的真菌有50

千菌方:揭开菌物药的神秘面纱--第1页

千菌方:揭开菌物药的神秘面纱--第2页

多种,常用的有30多种,被明确纳入药典的有6种,分别为灵芝、云

芝、茯苓、猪苓、雷丸和冬虫夏草。茯苓更是其中应用最多的一味。

由于真菌为异养型生物,且甲壳质的细胞壁不同于植物细胞,同

时真菌内的酶和DNA也不同于植物,在20世纪初,拥有几十万物种

的真菌从植物界分离出来,另建系统为真菌界。那么,以往归属于植

物药内的“真菌类中药”也就失去了作为植物药的依据。在1998年,

中国菌物学会药用真菌专业委员会与中国药学会药用真菌专业组通过

了协商,并征求了全国70多位菌物与药物方面的高级专家得意见,最

终联名向国家相关部门建议在中药范畴内正式冠名一类“菌物药”,

用于区分植物药和动物药。

菌物药从何而来?

药物真菌和真菌药物是菌物药的两大分支。以真菌自身组织如子

实体、菌核等入药者称药用真菌。药用真菌的来源靠野生采集或者人

工培育生产,属于农业型生产。药用真菌大多属于较高等的真菌,其

药用方式多种,单味应用或者配伍于复方汤剂、中成药。

真菌药物是指由固体发酵生产的真菌药物,是中药史上特有的、

也是唯一的生物制药工程产品。早期的制作可统称为“制曲工艺”。

神曲是中国最早的典型真菌药物,始产于北魏。自唐代沿用至今已逾

1500年。李时珍曰:“古人用曲,多是造酒之曲,后医乃造神曲力更

胜之。”20世纪60年代起,真菌药物进入固体培养时期。如用甘蔗

渣等培养的猴头菌丝体培养物,再经成分提取制成猴

文档评论(0)

176****02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