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第1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
一.概述
(一)定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
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常见疾病,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
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急性加重和合并症对个体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
产生影响。慢性气流受限由小气道疾病(阻塞性支气管炎)和肺实质破坏
(肺气肿)共同引起,两者在不同患者所占比重不同[1]。
通常,慢性支气管炎是指在除外慢性咳嗽的其他已知病因后,患者每
年咳嗽、咳痰3个月以上,并连续2年以上者。肺气肿则是指肺部终末细
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破坏而无
明显的肺纤维化。当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患者的肺功能检査出现持续气
流受限时,则可诊断为慢阻肺;如患者仅有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
而无持续气流受限,则不能诊断为慢阻肺[1]。
虽然支气管哮喘(哮喘)与慢阻肺都是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但二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第1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第2页
的发病机制不同,临床表现及对治疗的反应性也有明显差别。大多数哮喘
患者的气流受限具有显著的可逆性,这是其不同于慢阻肺的一个关键特
征。但是,部分哮喘患者随着病程延长,可出现较明显的气道重塑,导致
气流受限的可逆性明显减小,临床很难与慢阻肺相鉴别。慢阻肺和哮喘可
以发生于同一患者,且由于两者都是常见病、多发病,这种概率并不低[1]。
一些已知病因或具有特征性病理表现的气流受限疾病,如支气管扩张
症、肺结核、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和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等均不属于慢阻肺。
(二)流行病学
慢阻肺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
生命质量,病死率较高,并给患者及其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2007年对我国7个地区20245名成年人的调査结果显示,40岁以上人
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高达8.2%[2]。2018年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
(CPHS)对10个省市50991名人群调查显示20岁及以上成人的慢阻
肺患病率为8.6%,40岁以上则高达13.7%,首次明确我国慢阻肺患者人
数近1亿,慢阻肺已经成为与高血压、糖尿病等量齐观的慢性疾病,构
成重大疾病负担[3]。据统计2013年中国慢阻肺死亡人数约91.1万人,
占全世界慢阻肺死亡人数的1/3[4],远高于中国肺癌年死亡人数。据全球
疾病负担研究项目估计,2020年慢阻肺将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3位
[5,6]。世界银行/WHO的资料表明,至2020年慢阻肺将位居世界疾病经
济负担的第5位[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第2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第3页
(三)分期[1]
1.急性加重期:
患者呼吸道症状加重,超过日常变异水平,需要改变治疗方案。表现
为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脓性或黏液脓性痰,可伴
有发热等。
2.稳定期:
咳嗽、咳痰和气短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轻微,病情基本恢复到急性加重
前的状态。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危险因素
慢阻肺的发病是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遗传因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