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有关的文学形象诗词名句成语典故.pdf

关于心有关的文学形象诗词名句成语典故.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心有关的文学形象诗词名句成语典故--第1页

关于心有关的文学形象诗词名句成语典故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名句的诞生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

几时休,此恨何时已1。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卜算子

完全读懂名句

1已:止、结束。

我住长江的上游,你住长江的下游。天天思念你却见不到你,只

有共饮着同一条江河水。

这江水啊,要流到什么时候才会停止?这离愁别恨啊,又要到何

年何月才会结束?只愿你心能像我心,我一定不会辜负这一番相思情

意。

词人背景小常识

宋朝许多词写得好的词人都或多或少与苏轼有些关系,李之仪

(公元1038—1117年)也不例外。首先,他们是“以文交友”。李

之仪曾跟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苏轼《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叔

诗百余首读至夜半书其后》云:“暂借好诗消永夜,每至佳处辄参禅。”

李之仪本人则回应道:“得句如得仙,悟笔如悟禅。”

但是与苏轼的这种关系,也让李之仪跟秦观、晁补之、朱服一样,

被视为新党,而必须承受被贬的命运。苏门四学士不仅喜好相同,都

喜欢舞文弄墨、吟诗作对,被贬的命运也相仿,因此颇能互通、分享

关于心有关的文学形象诗词名句成语典故--第1页

关于心有关的文学形象诗词名句成语典故--第2页

彼此的心情。

因苏轼而被贬,因遭贬谪而愁苦,然后又因愁苦而试图学习苏轼

“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以解套;这种苏轼风格的学习,李之仪是

否成功?他曾写道:“功名何在?文章漫与,空叹流年。独恨归来已

晚,半生辜负渔竿。”(《朝中措》)或许就是这“功名何在”、“辜

负渔竿”的愤慨。让人以为李之仪比起晁补之来,少了一份真正的超

脱,更多的是无奈之中的反语愤激。

名句的故事

这阕词是借用“长江水”来描写男女情意。自古以来,就常借用

“水”来传情达意,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

一方。”(《蒹葭》)或是古诗“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

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

“长江头”与“长江尾”揭示了他们之间的地理距离,令人想见

女主人公独自伫立江头、翘首企盼的想望情态。倘若日日思君可见君,

那么就没有所谓“共饮长江水”的相思问题了。但是江水茫茫,那么

相思就无限期、此恨就无穷尽;作者既用江水比喻爱情,也用江水比

喻内心的恨意。情人们面临这一种爱恨交织的困境,常常不知所措,

但是这大地的儿女天真无邪,敢爱敢恨,“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

相思意”。若是那些身受礼教束缚的女性,可能就得将这份情感压抑

起来,如李之仪在《谢春词》里所写的:“天不老,人未偶,且将此

恨,分付庭前柳。”试着把这恨意“分付庭前柳”。“只愿君心似我

心”这种“换心”的说法源自五代词人顾敻的“换我心、为你心,始

关于心有关的文学形象诗词名句成语典故--第2页

关于心有关的文学形象诗词名句成语典故--第3页

知相忆深”(《诉衷情》)。

这首词全篇朗朗上口、用词通俗平实,整体来说没有什么高深文

句,颇有民歌质朴的风味。全词借女子之口发声,以滔滔江流写绵绵

情思,论者认为:“不敷粉,不着色,而自成高致。”毛晋《姑溪词

跋》推许作者“长于淡语、景语、情语”。音乐家青主还把这首《卜

算子》谱了曲,并纳入中国艺术歌曲选集。

历久弥新说名句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人们望见滚滚江流时总会有各式

各样的心得与体

文档评论(0)

136****81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