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课堂练习(含解析).docxVIP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课堂练习(含解析).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要第一部分概述总结中国共产党提出反帝反封建的主张,以及反对外国列强侵略的决心第二部分论述指出现代中国社会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来应对第三部分展望对未来充满信心,认为中国能够实现独立自主发展,走向现代化之路结论总结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地站在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立场上,为中国人民谋福利,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课堂练习

一、单选题

1.毛泽东在某次会议的报告中指出“这是一次城市工作会议,是历史转变点”。林伯渠也在讲话中指出:“这次会议是历史上转变点,也可以说是‘城市工作会议’”。该会议可能是()

A.中共七大 B.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2.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北平谈判 D.全国土地会议

3.下面照片呈现了1949年人民解放军到达朝阳门,从傅作义部队手中接管北平防务的瞬间,该照片可作为史料研究()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4.重庆谈判中,国共双方均认为应结束训政,实施完政,应邀集各党派代表及社会贤达共商国是,在谈判结束后,应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据此可知,重庆谈判()

A.扩大了国民党统治基础 B.国共双方均有谈判诚意

C.有利于中国的政治民主化 D.旨在解决国共双方分歧

5.1946年的刊物评论:“住在上海的人,只要一出门便可看到满街的美国货。不但工业品,就连农产品如棉花、面粉、大米以至水果、奶粉也是美国货……于是我们这个国家眼看要实行全部‘美式配备’了。”由此可知()

A.中国与美国实行平等通商 B.民族工业更加举步维艰

C.美国出口贸易居世界首位 D.上海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6.重庆谈判达成的“双十协定”中只规定了“双方同意各地应积极推行地方自治,实行由下而上的普选”,但关于解放区政权的地位问题,始终没有达成任何协议,只是记录了双方在谈判中所提出的解决方案。这说明重庆谈判()

A.满足了国内和平与民主的愿望 B.实现了权力分配的平衡

C.并未解决国共两党的根本分歧 D.推动了社会政治的改造

7.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发表的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道出了普通民众向往和平的心愿。毛泽东重庆之行的目的是()

A.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 B.践行全面抗战的路线

C.商讨国内的和平问题 D.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

8.1949年5月,解放军占领上海,许多上海百姓目睹了解放军不入民宅而睡马路这一幕后,得出结论:“国民党回不来了,”这反映出()

A.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B.共产党及其领导的解放军赢得民心

C.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宣告结束 D.中共工作重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

9.下图为华君武创作的漫画《慌张的供词》。据此可推知,该漫画发表于()

A.土地革命时期 B.全面抗战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初期

10.从1949年6月23日起,国民党宣布对长江口及其以北至山东半岛的沿海实行封锁,拦截过往的美、英籍货轮41艘,捕获汽船25艘,机帆船200余艘。11月27日,英国4艘驱逐舰掩护多艘英国商船进入长江口,遭到国民党海军4艘驱逐舰的拦截。国民党的做法()

A.激化局势以延缓解放战争的进程 B.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帝国主义的正义抗争

C.不利于共产党对城市经济的恢复 D.旨在防止共产党利用西方势力推进战事

11.1948年12月,毛泽东在审阅《新区图书出版发行暂行办法》时作出批示:“书籍与报纸不同,暂时除没收国民党书店以外,可一概放任,遇有反动书籍可个别进行干涉,暂时不必普遍立条例。”这一批示()

A.有利于保护解放区的文化设施 B.重在揭露国民党文化专制主义

C.合乎团结广大知识分子的需要 D.为发动战略反攻做好舆论准备

二、材料题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第一条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第二条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

——1947年7月《中国土地法大纲》

材料二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安徽肥西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土地法大纲》颁行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担心”和“不必要担心”的内涵。

13.回眸历史进程,凝炼历史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的这场国民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成了广大人民的共同呼声,党在群众中的政治影响迅速扩大,党的组织得到很大发展,千百万工农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组织起来。

——摘编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二:土地制度改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它让占中国绝大多数的农民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他们利益的坚决维护者,因而自觉地在党的周围团结起来,这就为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最深厚的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