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穿芳峪发展志略》:以史以志推动乡村文化振兴.docx

《小穿芳峪发展志略》:以史以志推动乡村文化振兴.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小穿芳峪发展志略》

以史以志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

?

杜文婕

摘要:为充分反映小穿芳峪村落文化的深厚内涵和农民生活的丰富多彩,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客观、系统记述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总结归纳当地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经验、发展模式、前进道路,推动实现当地乡村的全面振兴,《小穿芳峪发展志略》的出现,可谓正当其时。

关键词:小穿芳峪发展志略;村志;村落文化

中图分类号:G249.2-F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1-0195-02

中华民族尤其重视史志,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各种形式的史志可谓层出不穷,而呈现出万紫千红之态。特别是地方史志撰述,约自《越绝书》肇始以来,时至今日而犹长盛不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神州大地曾一度兴起村史、村志编纂热潮,旨在“切一方之实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呼吁要通过村史、村志来保存历史、记录变迁,鉴古知今,明察地情、裨益民生,褒正抑邪、教化风尚,和睦乡情、提升认同,许多省市也因此将村史、村志的编撰写作列为了政府文化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继2015年国务院印发《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将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组织编纂:工作列为主要任务之一后,2016年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进一步出台《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实施方案》。近年来,社会上更形成了通过村志、村史以记住“乡愁”、延续文脉的极大共识。其中,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学者苑雅文和罗海燕共同撰写的关于天津市蓟州区穿芳峪镇小穿芳峪村的《小穿芳峪发展志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8月版),就是蓟州区以村级为主体,立足于新时代,旨在以史以志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第一次重要尝试。

小穿芳峪村位于蓟州东北部,人口仅有268人,但自然山川秀美,文化底蕴深厚,现在则是具有典范引领效应的全国旅游明星村。历史上,这个小小山村曾出现过众多名人雅士。曾任清朝兵部主事、中宪大夫的李江与王晋之及其弟子李树屏(又名李髯),在此兴办农业、谈文论道、推行教育,被世人誉为“穿芳三隐”。晚清文坛巨擘吴汝纶曾评论李江和王晋之,称“当是时,京师名公巨卿多高此两人,两人之风既耸动当世矣”。在他们的感召和影响之下,许多的京师学者、官员和当地的青年学子,也纷纷迁居、聚集于穿芳峪,形成了一个跨族籍、跨区域、跨阶层、跨时代的穿芳峪学者群体。自清同治初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群体前后承传数代,绵延约百年。他们之间习相近,学相同,地相邻,情相亲,家相通,交相厚,人相联,吟相合,在社会治理、经济发展、地方教育、慈善救灾、移风易俗、卫乡保家以及为学为文等方面,为当地作出过巨大贡献。并且,这些乡贤還在穿芳峪前后建成了众多知名园林,形成了风格独特的穿芳峪古典园林祥。当时,在龙泉山与卧牛山芬芳的山谷平阔之地,除了李江的龙泉园外,王晋之还建有问青园,李树屏建有八家村馆,而吏部尚书万青藜建响泉园,热河都统崇绮置问源草堂,河南观察使纶雨芗构乐泉山庄,赵绅与邓显亭筑习静园,于弼清辟恒斋,再加上井田庐、归乐园、枕泉别业以及龙泉寺、涌泉庵、里仁仓、穿芳义塾等,多达十余处。改革开放40年来,小穿芳峪一直在向前发展,近年来则有了更大的突破性提升。但就经济而言,小穿芳峪村从2012年的村集体经济零收入,到2016年已增长到5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也由8400元增加到26000元,尤其是旅游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

目前,小穿芳峪的发展已引起了学术界和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如黄玉敏《乡村旅游发展中宅基地开发利用研究——基于两个案例村的实证分析》(《东南大学学报》2016年第S2期)、赵博阳《城乡互动视角下村庄发展的规划策略研究——以天津蓟县的三个村庄为例》(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宋佳诺《村庄规划视角下农村宅基地整治模式测算研究——以天津市蓟县为例》(《东南大学学报》2016年第S1期)、吴岗《渔阳一跃——天津市蓟州区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纪实》(《资源导刊》2017年第10期)、吴佳丽《村土地利用规划的技术与方法——以天津市蓟州区为例》(《中国土地》2017年第9期)、苑雅文《文化创意产业提升休闲农业竞争力的作用与路径——以天津蓟州区为例》(《环渤海经济嘹望》(2017年第8期)与《乡村旅游须与文化小城镇契合发展》(《中国国情国力》2017年第7期)、贾艳慧《天津蓟州区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发展研究》(《城市》2017年第7期)、曹树余《农村发展模式型研究以蓟州区小穿芳峪村为例》(《城市地理》2017年第14期)等,均围绕小穿芳峪村的宅基地改革、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将其作为重要案例来加以论述。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天津日报、中央电视台、天津电视台等重要媒体,也都对小

文档评论(0)

136****6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