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1).docxVIP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1).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核心素养】

1.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的变化。

2.时空观念:了解历史上经济中心南移的过程,分析其原因,并在南移过程中带来哪些影响3.史料实证:使学生在运用图片史料、文字史料进行实证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等,提升史学素养。

4.家国情怀: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和城市的繁荣,提高民族自信子女和自豪感。

【学习重难点】

1.重点:宋元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及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

2.难点:多角度认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知识梳理

1.宋元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

表现:①耕作制度(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度,有些地方出现一年三熟);②种植经济作物(棉花);

③边疆开发

2.宋元时期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表现:①制瓷业:五大名窑、青花瓷和釉里红。(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

②矿冶业:煤的开采,并作为燃料使用,提高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

③印刷业:雕版印刷术的普及。

3.宋元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表现:基层市场蓬勃涌现;边疆贸易活跃(官方榷场互市,民间贸易);海外贸易繁荣;城市商业发展(打破时空限制);城市的发展(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元大都、港口城市);纸币出现(交子)

4.宋元时期的社会变化:

变化:(1)门第观念淡化: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平民化);

(2)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贱民数量减少,家内服役来自雇佣,租佃契约(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3)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松弛:对土地买卖、典当、百姓迁移的管控松弛

5.宋代儒学复兴的背景:

背景:思想:儒学自身的局限和不足,日益僵化;佛教、道教的冲击;

政治:传统伦理体系被破坏,急需重建伦理道德秩序以巩固政权;

经济:商品经济的繁荣,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导致道德式微;

文化:重文轻武,书院讲学之风盛行,文化氛围浓厚,科举制度逐渐完善。

6.程朱理学的理论体系及发展特点:

理论体系:世界观:“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客观唯心主义)

人生观:“存天理、灭人欲”;方法论:“格物致知”

发展特点:哲学化、思辨化;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

7.宋代理学的影响:

积极: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

其所强调的社会责任感、注重道德等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到了重要作用;

消极:但它所宣扬的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8.辽夏宋金元的文化:

文艺:宋词(豪放派、婉约派),散曲、元杂剧(中国戏曲艺术成熟)、话本;

书法:追求个性,不拘法度;绘画: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宫廷画、风俗画(《清明上河图》)

科技:三大发明: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火药用用于军事,人工磁化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元朝郭守敬《授时历》、简仪;元朝王祯《农书》

少数民族文字:辽、夏、金放汉字创制文字;成吉思汗时期形成畏兀体蒙古文,忽必烈时期形成八思巴体(汉语拼音化的最早尝试)

9.宋元时期文学艺术发展的特点(趋势):

特点:通俗化(世俗化)、平民化、个性化

※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10.宋代三大发明外传的世界意义:

火药: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骑士阶层日渐衰落。

指南针:应用于远洋航海,推动了航海时代的到来(新航路开辟)。

印刷术:推动欧洲活字印刷机的出现,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习题巩固

1.宋元时期流行“苏湖熟,天下足”,明清时期变成了“湖广(湖南、湖北)熟,天下足”,这两句谚语的变化表明()

A.明清时期两湖地区取代江浙成为粮食主要产区 B.因战乱破坏,宋到明清江南地区农业日益萎缩

C.明清时期江浙地区转型为重要工商业发展中心 D.明清时期全国经济的重心转移到长江中游地区

2.下图是宋徽宗赵佶的《芙蓉锦鸡图》,画上所题为:“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文、武、勇、仁、信)()

A.山河破碎的家国情怀 B.诗画合一的审美旨趣

C.重文轻武的时代风貌 D.清高坚贞的人格理想

3.中国古代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和科技,成就斐然。下列正确的是()

时间

人物

成就

地位

A

西晋

范镇

《禹贡地域图》

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

B

唐代

李春

赵州桥

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C

北宋

毕昇

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取代雕版印刷

D

元朝

郭守敬

《授时历》

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A.A B.B C.C D.D

4.朱熹认为“释氏则以天地为幻妄”,而“吾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