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震灾后生态环境重建及对策研究.pdf

四川地震灾后生态环境重建及对策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川地震灾后生态环境重建及对策研究

汶川大地震受灾地区位于岷山—横断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地区,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

环境非常敏感的地区,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地质构造复杂,地貌类型多样,生态环

境复杂。主震区邛崃、岷山和秦岭山系,是我国森林资源的主要分布区之一,是长江上游水

源林涵养区,也是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实施区,森林面积大、蓄积量高,生态

区位十分重要,属于我国的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由于长期垦殖和大量水电开发,

地震前受灾地区已出现水土流失、水体污染严重,地质不稳定,动植物种类数量大量减少等

生态环境问题,8级强烈地震对灾区森林资源和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严重

损害了生态系统的基础。

地震灾区在我国生态系统中担负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其生态安全不仅对长江上游地区至关重

要,而且对全流域、全国乃至全球环境、气候变化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良好的生态

环境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恢复和改善受灾地区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

既是灾后产业重建的基本保障和重要支撑,又是有效防止地震次生灾害的关键环节和必然途

径。因此,评估汶川大地震对灾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恢复灾区生态系统功能的方法,并

在此基础上提出灾区生态重建的措施,对灾后重建工作的有效实施以及灾后区域经济的可持

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地震对灾区生态环境建设影响的评估

汶川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对灾区生态

环境建设影响的评估是灾后生态环境重建的基础工作,相对而言,地震发生时对生态环境建

设造成的直接影响容易准确评估,如地震造成森林、植被、水体、土壤等自然环境破坏等。

但从灾区调研情况来看,地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以灾害链的形态产生,比如地震发生后地

质环境稳定性变差,滑坡、崩塌、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隐患增多,水土流失更加严

重,部分重要生态功能退化等,这种继发性、持续性的链式作用对灾后重建工作有很强的制

约性和破坏性,且容易被忽视也很难有准确的评估,这使得灾后生态修复、环境治理任务艰

巨。全面、准确地认识和评估地震对灾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影响,是科学制定生态环境重建方

案的首要任务,也是实施产业重建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林业系统损失严重

此次地震造成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对林木、林地破坏严重,局部地区

森林覆盖率下降,森林生态功能衰弱。据统计,汶川地震造成四川省林业系统的直接经济损

失达到230亿元,造成四川省林地损失493万亩,导致全省森林覆盖率由30.7%下降为

30.2%,下降了0.5个百分点。其中45个林业重灾县(市、区)森林覆盖率由震前44.51%

下降为42.64%,下降了1.87个百分点。

(二)生态建设“两大工程”受重创

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加强生态环境治理,1998年和1999年,国家在四川率先实施天

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近十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四川省森林面积由工程实施初期

的2.88亿亩上升到2007年底的3.35亿亩,活立木蓄积上升为16.73亿立方米。此次汶川

地震所处的龙门山断裂带是全省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两大工程”建设成果明显,截至

2007年,全省45个林业重灾县累计完成公益林建设1164.50万亩,完成退耕地还林757.91

万亩,中央投入资金累计超过70亿元。

此次地震使灾区林业“两大工程”遭受重大损失,据统计,地震使45个林业重灾县公益林

受灾24.78万亩,按照国家公益林建设投资标准,直接经济损失2111.2万元;退耕还林地

损失23.92万亩,根据国家退耕还林工程投资标准和实施年度计算,直接经济损失20412万

元;森林活立木蓄积损失2098.63万立方米,占区域森林活立木蓄积总量的3.6%,林木储

备价值损失83.95亿元。

(三)生态旅游景区损失惨重

“5·12”汶川特大地震的主震区,是四川省生态旅游资源异常丰富的地区,是大熊猫、金

丝猴等珍稀野生动物栖息地,更是全省重要的森林景观区。特别是阿坝州,拥有九寨沟、黄

龙、卧龙等一批享誉世界的生态旅游景区。截至2007年底,该区域共建立省级以上野生动

植物自然保护区36个,森林公园29个。该区域还是四川省林区林农依托林业生态资源发展

乡村生态旅游较快的地区。

汶川地震发生后,全省的生态旅游景区景点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生态景观受损严重,卧

龙、青川唐家河等房屋大面积受损,由于山体塌方,景区道路损毁严重,通往这些景区的道

路断裂受阻;彭州白水河、都江堰龙

文档评论(0)

各类考试卷精编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