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英语隐喻性名转动频率和规律的分析.docx

对英语隐喻性名转动频率和规律的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对英语隐喻性名转动频率和规律的分析

?

?

摘要:基于英语国家语料库(BNC),通过对隐喻性名转动频率与相关用法,如名转动、原生名词明喻和隐喻用法频率的统计与分析,揭示出隐喻性名转动的规律,对英语词汇学习与应用有启示作用。

关键词:隐喻性名转动;语料库;频率和规律

:H313文献识别码:A:1001-828X(2016)006-000-02

引言

名转动是指名词临时转用作动词的一种构词方法,其中转用前名词被叫作原生名词(parentnoun),由原生名词生成的动词叫名转动动词(denominalverb)。这是一种有趣的语言现象,是词类转换和意义扩展的基础过程。根据ClarkClark[1]和周领顺[2]对词类转换过程和阶段的考察与划分,词语转类一般经历了“偶用→常用→固定”之发展路径,从词性和词义发展的角度看是连续统一的,其意义建构过程具有典型的在线性特点;而且,其意义具有生动性和凝练性的特点。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关注了这种语言现象,并从语义、语用、功能或认知的视角分析了名转动词的生成机制,如Goatly[3]指出了N→V过程中的隐喻特征,“在词典中的整个的转换词条集中,有一些次集的意义必定涉及隐喻及其分类本文聚焦这种特别的隐喻现象”;刘正光[4]指出,名转动用法体现的是转喻性和隐喻性两种思维过程,尤其是隐喻性名转动法,“比普通地将这些事态记录为‘像……要生动得多,形象得多;给人以充分想象的空间,并且在其转换过程中,它体现了思维过程的简化与凝练”。

但是以往对隐喻性名转动用法的研究存在描写充分性不足,对其描写基本上囿于孤立的词语和句子层面的语义分析,缺乏对其发生频率方面描写,忽略了对其整体的发生规律的研究。因此,笔者尝试通过基于语料库的数据分析,探究这种语言现象与其他相关语言现象,如与该名词总的出现次数,普通转动用法、原生名词明喻用法和隐喻用法频率之间的关系,以揭示隐喻性名转动用法的发生规律。

一、隐喻性名转动动词的收集:路径、方法、结果

由于之前对名转动现象的研究的实例都是援引1979年ClarkClark搜集的1300个词,语料已显陈旧,而且这些实例中不仅含有临时的活用法,也包括已经完成词类转换的、固定的兼类词,所以本研究根据司显柱专著《英语转类词研究—预料库视角》中所搜集的必威体育精装版名转动动词展开。司显柱[5]以《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和《英国国家语料库》为依托,共找出128个名转动词,然后分析与描写其在不同体裁的分布与发生频率并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之语境观对其在不同体裁的分布作出了解释。笔者在其研究的基础上,经过人工的再次筛选和分类,得出隐喻性名转动动词22个,分别是:agglomerate、balm、chunk、crust、forearm、kebab、kettle、kitten、knob、marinade、maze、milestone、noodle、outcrop、seasoning、spasm、spore、stodge、stooge、tipple、whiplash和whore。

二、隐喻性名转动与其他相关用法的频率及分析

笔者分别统计每个词在语料库中出现的总次数、名转动的发生频率(名转动的总次数÷该词在语料库中出现的总次数)、隐喻性名转动的发生频率(隐喻性名转动的次数÷该词在语料库中出现的总次数)、原生名词明喻性用法使用频率(原生名词明喻性用法次数÷该词在语料库中出现的总次数)。此外为了更清楚的了解隐喻性名转动动词意义建构的根据,笔者也考察了原生名词隐喻性用法的频率(原生词隐喻用法的次数÷该词在语料库中出现的总次数),以原生词agglomerate为例,其原意(字典里的概念意义)为:火山爆发后的集成岩;转动动词意义(在线生成的意义)为:如集成岩般聚集,在语料库中共出现12次,名转动总次数为7次,频率为58.333%;原生名词的明喻和隐喻用法分别为0次和4次,频率为0%和33.3%。

1.隐喻性名转动与名转动频率的分布

为了便于观察和比较,下面以柱状图形表现每个单词的隐喻性名转动用法和名转动法频率的分布情况。

从上图中可见:在22个发生隐喻性活用的词中,有21个的频率集中分布在0.1%到10%的区间内,只有agglomerate的隐喻性名转动用法频率超达到33.33%,远远超过平均频率2.896%;名转动用法频率从0.1%到58.333%,跨度也很大,平均值为8.692%;笔者将二者与其原生名词在语料库出现的总次数进行相关性检验时发现(如表2所示):(1)出现次数与名转动及隐喻性名转动用法频率之间成实负相关关系,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一般来说,某个名词使用的次数越多,其发生名转动和隐喻性名转动用法的可能性就越小,而如果某个名词使用次数越少,其发生名转动和隐喻性名转动用法的可能性就越大。

文档评论(0)

135****718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