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山东省泰安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仿真模拟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A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如图是长江下游地区史前玉器主要出土地点分布示意图。该图可以用来说明,长江下游地区()
A.呈现多元一体的发展特点 B.玉器制作进入了萌芽和发展期
C.成为中华文化的中心区域 D.已出现了疆域较大的早期国家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材料反映了长江下游地区史前玉器分布广泛,这说明当时长江下游地区玉器制作技术已经出现并得到一定发展,B项正确;材料仅涉及长江下游地区,谈不上多元,排除A项;材料没有将长江下游的文化与其他地区比较,无法得出长江下游地区成为中华文化的中心区域的认识,排除C项;国家的主要表征有阶级分化、礼器、城市等,这些材料均没有涉及,因此无法得出当时已出现了疆域较大的早期国家,排除D项。故选B项。
2.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朝廷召集贤良文学共60多人讨论国家财政政策取向,贤良文学全面否定专卖制度,指责盐铁官营、均输、酒榷“与民争利”,主张自由放任,酸窗于民。最终,朝廷取消酒类专卖和部分地区的铁器专卖。这表明()
A.国家经济决策吸纳民众意愿 B.工商业者的政治影响力提高
C.儒家治国理念影响财政运作 D.政府干预政策阻滞工商发展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材料体现的是汉昭帝诏天下贤良文学讨论国家财政政策取向,接受建议取消了盐铁官营等措施,可以表明儒家治国理念影响财政运作,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贤良文学共60多人代表的儒家士人的治国理念影响,而且也不能完全直接代表民众意愿,排除A项;贤良文学共60多人并非工商业者,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措施的结果,排除D项。故选C项。
3.中国古代酿酒以谷物发酵的黄酒为主,黍、粟、秫等谷物在酿酒原料中占主要地位,直到宋代以后,稻米和小麦成为酿酒最重要的原料品种。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当时()
A.稻麦复种制的推广 B.酿酒技术的提升
C.农作物品种的增加 D.经济重心的南移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宋代以后,稻米和小麦成为酿酒最重要的原料品种”可知,宋朝时,稻麦复种制的推广,稻米和小麦的产量增加,因此成为了酿酒最重要的原料品种,A项正确;酿酒技术的提升与材料中变化无关,排除B项;此时农作物品种没有大量增加,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材料强调的是酿酒原料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A项。
4.下图是宋元时期明州(今宁波)城市布局示意图。该图可说明此时期()
A.政府重视发展海外贸易 B.外贸成为税收主要来源
C.城市经济功能占据主导 D.外交机构已趋向专业化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元时期(中国)。根据宋元时期明州(今宁波)城市布局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知,宋元时期明州是主要外贸港口之一,政府在明州设置市舶务、市舶务厅事等说明宋元时期政府注重发展海外贸易,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税收的主要来源,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宋元时期明州(今宁波)的城市布局,并不能体现城市经济功能占据主导,排除C项;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外交事务的专门机构是1861年建立的总理衙门,排除D项。故选A项。
5.清代初年,一些学者自觉不自觉地由中学西学相通相合的看法,转向“西学中源”说,即认为西学出于中国,中国文化是西方文化之源。“西学中源”说()
A.反映了学术思想上的天朝上国观念
B.体现了中国传统科技的发达和进步
C.开启了古代中国思想近代化的潮流
D.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进程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初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清朝初年,学者对中学西学的认识由中学西学相同结合转向“西学中源”,认为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届湖南省高考预测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届湖南省高三下学期考前热身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届湖南省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届湖南省高三下学期模拟信息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届湖南省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届吉林省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届江苏省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届辽宁省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九)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届辽宁省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十二)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考模拟卷(押题卷)(一)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