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会讲故事的语文教师.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做一个会讲故事的语文教师

?

?

李改琴新疆自治区和静县第二中学841300

美国故事家吉姆认为,听故事能够打开那些直接教育无法触及的区域,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可以从故事中找到解决自己问题的稳妥办法。这表明,故事的内涵不仅反映生活,揭示世界,而且故事对人的塑造施加着积极影响,有教育性。下面就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语文课堂渗透讲故事教学法的几点看法。

一、语文课堂渗透讲故事教学法的目的

如果我们能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给学生讲些故事,并恰当利用知识的迁移,即使有些故事不那么贴切,即便你没有出众的演讲口才,学生也会非常喜欢你的课堂,教学效果也会比空洞呆板的说教要好得多。

1.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所执教的学生的父母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家庭中缺少文化氛围,学生的阅读量很小,阅读面非常窄。所以课前我总会根据教学内容寻找一些有关的故事或趣事,在课上花几分钟时间讲给他们听,学生非常感兴趣。就这样,渐渐地学生在语文课上不再那么无所谓,喜欢上了语文课堂,有一部分同学甚至喜欢上了课外阅读。

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课的时候,总会有一些课外的文学常识是书上找不到的,一部分学生一时也无法自己弄清楚的。这时候我就会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告诉他们。比如我在上《岳阳楼记》《隆中对》时,就把范仲淹的改革和三顾茅庐的前因后果讲了个透彻,再把岳阳楼概况图、古三国地图借来,上课的时候,学生就能很直观地了解到那个时代的信息,并且很容易就能接受知识,消化知识,这两课的学习,学生在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字词的掌握上几乎没有什么困难。

3.引导学生阅读方向。常常听到有老师说没收了某某学生的书,无非是些言情、武侠、玄幻之类的闲书。学生看的课外书太“杂”、太“滥”,非常有必要进行引导。只是告诉他们不要看或者尽量少看那些娱乐杂志,要多看看经典文学作品。后来我在上《智取生辰纲》时,讲了杨志的故事,有一位平时并不怎么爱看书的学生竟然去借《水浒》来看,并且每有不懂的地方就主动来问我。这以后,我就用讲故事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地去看优秀的课外读物。

4.扩充学生课外知识。学生能接触的对学习有帮助的东西太少了。虽然有网络,但其作用并不是为了学习,往往是为了玩。除了偶尔印发一些课外文化常识资料给他们阅读以外,我总会用讲故事的方法把课外的常识告诉给他们。比如,中国民间四大传说故事,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故事,《世说新语》中名人雅士的故事等等。

5.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一直认为,语文教学和其他科目的教学有很大的不同,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语文教学要和情感教育相联系。我在上课的时候,总会结合课文内容,给他们讲一些做人处事的小故事,或者是一些名人具有良好品格的故事。比如,上《送东阳马生序》时,给学生讲程门立雪的故事,告诉他们要尊师重道;上《最亲爱的爸爸妈妈》时,给学生讲南京大屠杀的故事,了解战争的残酷性;上《老王》时,给学生讲钱钟书和杨绛在文革时的生活故事,鼓励他们对待困难要抱有乐观主义的态度……

二、语文课堂渗透讲故事教学法的方法

想讲好故事,备好故事是前提。课堂上讲故事,不是休闲活动,不是侃大山,不能天马行空。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分析课文的内容,根据课文需要,预设故事效果来选择合适的故事。

1.选择合适的故事创设背景。例如讲韩愈的《马说》,如果教师只简单介绍《马说》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当时韩愈初入仕途。学生肯定体会不到韩愈写《马说》时的心情,但是,如果讲一讲韩愈曾三次落榜、三次自荐于宰相、三次被拒于门外的故事。学生听后都同情地发出了叹息。那么,《马说》的思想,不用教师讲,学生也明白了大概,就是对统治者不能发掘人才,只能埋没人才的行为的不满和愤懑。还有《紫藤萝瀑布》,如果不讲一讲文革时期著名文人(如老舍)的遭遇,学生是很难理解蕴含在文中的思想感情的。

2.选择合适的故事帮助分析人物精神。如果讲到人物的时候,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把握人物的形象,理解人物精神,讲些故事也是必要的。《我的信念》是一篇好文章,但是单独拿出来给中学生读就显得有点枯燥。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不妨将居里夫人的故事给学生讲一下。当学生听到居里夫人是法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且在不同领域的时候,那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再加上居里夫人的两位女儿都获得过诺贝尔奖的时候,学生几乎都发出了惊呼。这时候,告诉他们《我的信念》就是支持居里夫人取得这么卓著的成就的精神支柱时,学生的阅读热情完全被激发起来了,想不让他们读都不行了,理解起来自然也就容易多了。因此,在分析人物精神时,可以选一些这个人的故事讲一讲,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了。

3.选择合适的故事拉近课文与生活的距离。新课程强调要面向生活。有些时候,生活中和课文类似的故事也可以讲一下,作为参考和延伸。在讲《斑羚飞度》的时候,我就运用了两个有

文档评论(0)

134****95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