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1
技术员先进个人事迹材料(大全7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有两种用途:一是宣扬典型,二是评比先进。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技术员先进个人事迹材料,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技术员先进个人事迹材料【篇1】
孙振宇,男,35岁,中共党员,郑州供电段开封供电车间轨道车管理员。作为一名铁路系统最基层的一线职工,工作13年来,这个“80后”先后驾驶了四代轨道车,参加了陇海线、京广线和京九线的接触网施工作业,并研制出的接触网作业车防溜预警系统,从源头上遏制了铁路轨道车行车溜逸事故的发生,填补了中国铁路在防止轨道车行车溜逸技术方面的空白。“铁路草根创造家”——孙振宇当之无愧。
为“大黄蜂”戴上“紧箍咒”
接触网作业车,又称轨道车,是铁路供电系统施工作业不行或缺的装备,因其黄色的外观和酷似变形金刚的形状,所以被工友们亲切的称之为“大黄蜂”。
作为铁路轨道车辆,行车平安是头等大事。可内行都知道,接触网作业车由运行到静止,采纳的是空气制动,可重达近40吨的车身在遇到坡道等特别环境时,空气在管路内有很高的气压,再加上密封不严,简单产生泄漏并发生溜逸,一旦车辆溜逸,不仅会构成铁路交通事故,甚至会发生设备损坏和高空作业人员坠落伤亡的事故消失。多年来,铁路在防止轨道车溜逸上始终处于空白状态。
“大黄蜂”的.这一平安隐患,也成了孙振宇的一块“心病”。
功夫不负有心人,孙振宇研发的接触网作业车防溜预警系统,在全路供电系统轨道车防溜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并于20__年4月6日获得了由国家学问产权局授予的国家专利证书。这套系统,能够在接触网作业车调车、作业及站内等点停靠产生自动缓解时,准时提示接触网作业车司乘人员实行有效制动措施,确保接触网作业车及人身平安;同时还能防止司机因遗忘松开手制动而造成钢轨磨损甚至轨道车掉道的状况发生,真正做到了平安隐患的早预警、早防范、早处理,彻底卡死了因溜车可能造成的行车事故。
自20__年4月12日,孙振宇所在开封供电车间的轨道车安装了第一台接触网作业车防遛预警系统后,逐步在全段推广使用,截止12月8日,全段56台轨道车已经全部安装到位,彻底卡死了铁路接触网作业车溜车事故隐患。
因“妄想症”完成“大逆转”
初时,明知道轨道车常常发生溜逸,可就是防止不了,孙振宇不喜爱这种听天由命的感觉。虽然不是专业技术人员,可孙振宇还是坐不住,他始终坚信总有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上网查,问厂家,找专家,他把这个隐患当成了自己的心病来治。
“振宇每天除了工作就是查资料,画图纸,单是构思设计,他就用了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当时没有人觉得这事能成,都觉得他患上了‘妄想症’。”工友孙伟清楚的记得,研发初时孙振宇面临的巨大压力。
凭借阅历绘制电路图,选购相关材料和零部件,并在沙盘上进行模拟推演。推演过程中,仅继电器就烧毁了7个,电路图也是反复修改,孙振宇还跑到地方院校,请教专家帮忙论证。最终,从二十几种长短、凹凸,旋转方向等都不相同的材料中,选择出抗折性强、多方向都能灵敏接触开合的材料,并在试验台上反复试验其牢靠性,为了稳妥,仅这一项就试验了2个月。
试验胜利了,可在接下来的实际安装时,又遇到了难题!孙振宇发觉当时预定的安装位置固定不牢靠,为了不转变车辆的构造,不能在车辆的转向架上钻孔和焊接进行加固,这就相当于在心脏四周的血管上加装一个装置,既不能由于装置掉落堵塞血管,影响血管为心脏正常供血,还要实现血管消失问题时能够提前预警,安装难度可见一斑!
在经过多处走访和商讨后,他依据转向架的T字形状,加工出了一个内扣卡盒,使用长钩钉进行两端固定,死死的卡在转向架上,而后,再将行程开关安装在卡盒上,最终完善的解决了这一难题,又一块“硬骨头”被他啃了下来!
因“强迫症”实现“零误差
接触网作业车防遛预警系统的问世,在郑州铁路局供电系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成本低,效果佳!有了此系统,不会再由于轨道车溜逸而睡不着觉了!”这是郑州铁路局供电处长柳明宇给出的专业评价!
孙振宇不仅在科技创新上是一个疯狂的人,更是一个有着“强迫症”的创新达人。在郑州供电段推广使用接触网作业车防遛预警系统的过程中,孙振宇全程参加,从每一个零部件的制作,到每一台轨道车的安装,一毫米的误差都不允许消失。
“振宇太追求完善了,为了保证最佳效果,每个系统制作时、每台轨道车安装时,他都会拿着量尺反复进行测量,一毫米的误差都不允许有,设计员、技术员、监理员、验收员,他自己一肩挑了!不信你们可以任凭找几台轨道车验证一下,保证安装位置、距离全部一样!”负责安装任务的专业工程师王自军提起孙振宇的“强迫症”,除了佩服还是佩服!
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