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海南省高三一轮复习调研考试历史试题.docx

2023届海南省高三一轮复习调研考试历史试题.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年海南省高三年级一轮复习调研考试

历史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分为单项选择题|和单项选择题两部分。单项选择题I:1~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在陶寺遗址的墓地三区中部,五座随葬鼍鼓、特磬的大型墓集中在一片,其中出土了许多重型礼器,而死者似乎是同一家族中的几代人。由此可知,陶寺文化时期()

A.音乐演奏技艺高 B.私有制已经形成

C.已出现早期国家 D.宗法制开始萌芽

2.下图所示为纵38厘米、横44厘米的凤阙画像砖(东汉)。成书于东汉的《白虎通义》认为:“阙者,所以释门,别尊卑也。”阙是宅院的脸面,彰显主人的社会地位和富有程度。此类画像砖的历史研究价值是()

A.反映豪门贵族的生活 B.考察坞堡的军事功能

C.证明礼乐制度的重建 D.揭示农民的劳役负担

3.唐代,官学教育鼎盛,私人办学也因政府鼓励而得到发展。地处“荒服之表”的海南所在的岭南州,“县学仅四五十人”,见诸史籍记载的第一间黎族子弟学校,也于贞观末年在儋州吉安(今昌江县境内)由当地县承设立并主持讲学。由此可见,唐代兴办教育的目的之一是()

A.敦行社会教化 B.推广诗词歌赋 C.促进民族交融 D.扩大科举规模

4.下表为(苏州织造局志)中记载的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苏州织造局工匠人数表(单位:人)。据此可知,清初官营作坊在生产组织上()

拣绣匠

挑花匠

倒花匠

提花匠

织绸匠

画匠

织染局

8

14

15

5

6

1

总织局

6

6

10

6

1

A.追求规模效益 B.已引入标准化的流水线

C.注重分工合作 D.强调对成本的精细控制

5.有学者提出,近代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但这个“深渊”有一个“底”。这个“底”就在20世纪的头20年,且中国历史发展到“谷底”的时候也出现了向上的转机。在该学者看来,这一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特征应是()

A.“屈辱”与“迷茫” B.“沉沦”与“上升”

C.“革命”与“西化” D.“团结”与“觉醒”

6.下表所示为中国共产党人主办的《新华日报》于1938年1月至2月所刊登的有关“蒋委员长”的报道。这些报道()

日期

版面

标题/图像/讲话

1月11日

第四版

《蒋委员长告国民书》

1月17日

第二版

《蒋委员长坚决抗战》

1月19日

第二版

《蒋委员长表示绝不接受敌要求》

2月6、7、8、9、10、11日

第二版

2月6日,在报眼位置刊载蒋介石头像,旁边写着:拥护蒋委员长抗战到底;同时从6日到10日连载蒋介石的《抵抗外辱与振兴民族》;2月10日刊载《八路军迭胜敌军蒋委员长传电嘉奖》

2月20、21日

第二版、第三版

2月20日,第二版刊载《蒋委员长昨主祭殉职空军,各界热烈慰劳将士》;20、21日连续刊载《蒋委员长昨晚广播讲稿》

2月27日

第二版

《粤汉路员工爱国可风,蒋委员长昨传电嘉奖》

2月28日

第三版

《意大利幼童函蒋委员长致敬》

A.加速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B.旨在凸显中国共产党的抗战领导权

C.有利于营造全民族团结抗战的氛围 D.是对国民政府书报检查制度的妥协

7.据统计,1958年第一季度全国工业总产值比1957年同期增长26%;同年6月13日的《人民日报》刊出诗句“英雄志气冲破天,一天等于二十年”,并认为“一天等于二十年”是马克思早已对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的社会发展作出的科学预判。这说明当时()

A.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估计不足 B.我国已建成独立而完整的工业体系

C.经济的增长助长了文化创作的浪漫色彩 D.人民群众为工业化作出了重大牺牲

8.下图所示为位于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统计(1987~2010年)。这组数据的变化趋势反映出()

A.中国的文化遗产门类较齐全 B.世界遗产的空间分布不均衡

C.中国人的文化素养普遍提高 D.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不断增强

9.综合下图所示信息,最适合探究的主题应是()

时间:吠陀时代(约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特点:等级森严;带有强烈的神权色彩相关谚语:“贵族永远是贵族,永远享受特权,贱民永远是贱民,永远活在最底层”“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小偷的儿子永远是小偷”

时间:吠陀时代(约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

文档评论(0)

晨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6130133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