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医嘱查对制度落实现状的调查与其改进方法探讨
?
?
【关键词】医嘱查对制度;现状;对策
R155A1007-8231(2011)10-1536-02
查对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医疗工作制度,护理工作离不开查对。国内护士虽遵循“三查八对一注意”,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护士差错仍屡见不鲜,有的甚至演变成护理事故。有研究表明[1]的统计中,差错率是22.34%,其中,查对不严造成的差错为83%。为了切实保障患者安全,我院开展了“查对制度”落实情况专项调查,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通过2011年全院护理人员三基理论考试(题为:简述你科查对制的执行流程),在初步了解各科室查对制度执行情况基础上,由护理部质控小组专家采用头脑风暴法拟订查对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方案,然后由专人负责培训相关人员,受统一培训后的护理人员跟班调查各科查对制度执行情况、抽问当班医嘱查对的内容、检查医嘱查对的登记记录,收集到各病区查对制度执行情况,运用鱼骨图进行归纳分析执行不严的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
2结果
2.1调查650名护理人员对该科室查对制度的行流程情况:15个病区护理人员将查对制度的内容作为科室的查对制度执行流程;有6个病区护理人员写出了该病区的查对制度的执行流程,但是同为一个病区护理人员对于该病区的查对制度的执行流程回答不完全一致。
2.221个病区查对制度执行情况:每周的大查各科都能按照要求落实,但每班的查对执行不严,有5个病区每天上午查房后医嘱的查对未落到实处,另外抽问单班(中班、晚班)查对哪些医嘱、涉及哪些内容有4个病区护理人员回答不全面,检查医嘱查对登记本,所有科室的医嘱查对结果登记本均为“正确”,静脉输液摆药后未两人查对;配药后未两人查对;注射时存在只喊床号,不喊姓名;在大查对医嘱时存在精神状态不佳、注意力不集中,凭经验、凭思维定势、想当然的现象时有发生。
3讨论
3.1医嘱查对制度执行不力的原因分析
3.1.1客观因素:首先查对制度在科室层面的建立与完善不够细化,未形成流程;第二虽然查对制度执行不严虽以当事人的具体行为表现出来,但细致分析,则发现大多有其存在的基础。如人力不足,尤其是中晚班,工作量与人力的极端不相称时,为了保障工作任务的完成,护士有意无意简化了流程,致使查对流于形式。其次无意注意是导致查对制度执行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因素。
3.1.2主观因素:查对制度本身并非深奥难懂,护士人人能背,随处可见。但临床质检及差错事故分析表明,违反”查对制度”所导致的差错占的比例最大。同样的情形下,有的护士总能堵住漏洞,有的却常常出错,最主要的差别就在于素质的不同,护士的素质和能力是导致查对制度执行不严的最根本的原因。最常表现为缺乏责任心,随意性太强,过分的相信自己和别人,随意简化流程,如病人出院或转科、转床时未及时拆销床头卡、治疗卡,到下一位病人来时又只喊床号未喊姓名就很容易张冠李戴将前一位病人的治疗用在新病人身上。差错的出现往往表现为连锁反应,也就是经过多个环节多双眼睛,但就是没有一个认真的,于是就出现不良后果。
3.2对策
3.2.1将核心制度细化为护理工作流程,切实保障患者安全:“查对制度”本身就是制度,但对于纷繁复杂的护理工作难免有些抽象,为了能提高护士对于查对制度执行的依从性、有效性,必须将查对制度细化为流程、标准,便于护士执行。
3.2.2加强培训和教育,增强责任心,增高依从性:海恩法则认为再完美的制度,在实际操作层面无法代替每一个护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因此加强护理人员素质的培养,增强责任心极为重要;同时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学习细化的查对制度执行流程。因为只有人人掌握了流程、标准,才可能正确的执行流程、标准。
3.2.3将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解决将核心制度细化为护理工作流程,切实保障患者安全:人的注意有“主动的有意注意”和“被动的无意注意”之分:前者指自觉、有目的、要做出努力、耗费一定心理能量的注意活动;后者指不自觉、无目的、不加任何努力而不自主的注意[2]。临床上发现,护理人员日复一日重复着相似的工作,在部分狐狸人员头脑中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凭经验、想当然的现象时有发生,一旦情况发生改变,错误在所难免。有研究表明[3],采用将安全文化理念与激励机制相融合,将查错奖励法应用于查对制度的执行,消除护士重复简单劳动导致的无意注意,能触发护士的有意注意,提高护士的警觉性,防止在单调重复的工作中产生疲劳,从而提高查对制度落实的有效性。在为病人治疗时采用询问应答式[4]将患者无意注意转变为有意注意,减少即“请问您叫什么名字”,待患者能准确说出自己的姓名以后再实行常规操作,以患者的姓名作为查对的核心,床号作为方便查找的依据。
参考文献
[1]胡影萍,袁艳玲,孟虹,等.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降低护理差错率的研究[J].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