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03.180
CCSA12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T2320-2024
自然教育基地认定
2024-08-21发布 2024-09-25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63/T2320
DB63/T2320—2024
PAGE\*ROMAN
PAGE\*ROMANII
目 次
前言 II
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术语和定义 1
认定原则 2
公平公正 2
量化评分 2
综合认定 2
申报条件 2
基本要求 2
信息申报表 2
认定机构和流程 2
认定机构 2
认定流程 2
申报材料 3
组织评审 4
认定批复 4
基地授牌 4
后期监管 4
认定内容 4
自然保护地类 4
场馆场所类 5
教育科研类 7
附录A(资料性) 自然教育基地信息申报表 9
参考文献 1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管理局、青海省国家公园科研监测评估中心、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互助北ft林场、青海省自然教育协会、野趣生境环境设计(成都)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凯丽、尤鲁青、魏有才、郑雪梅、李福华、徐峰、李韦亭、叶有青、何琰、杜洪亮、彭瑜、韩晓玲、高英、郭玉琴、程琪、郭志云、东文ft、范国霞、邓玉洁、童彦青、马本欢、孔繁燕、宋哲宇。
本文件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监督实施。
DB63/T2320
DB63/T2320—2024
PAGE
PAGE10
自然教育基地认定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自然教育基地认定的术语和定义、认定原则、申报条件、认定机构和流程及认定内容等。
本文件适用于自然保护地、场馆场所、教育科研类自然教育基地的认定。
注1:自然保护地类主要包括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等。
注2:场馆场所类主要包括科技馆、博物馆、植物园、动物园等以及各类林下经济基地、林草种苗基地等。注3:教育科研类主要包括学校、科研院所中的重点实验室、科研中心、生态定位站、长期科研基地等。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10001.1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1493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餐(饮)具
GB/T15566(所有部分)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设置原则与要求GB3165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
JGJ62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64 饮食建筑设计标准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自然教育
以自然环境为背景,依托自然资源,通过提供设施和人员服务引导公众亲近自然、认知自然、保护
自然的主题性教育过程。
[来源:LY/T3329-2022,3.1]
自然教育基地
以ft、水、林、田、湖、草、沙、冰等各类自然资源及其衍生物为依托,配套有开展自然教育活动
所需要的配套服务设施及人员,且能够提供多种形式的自然教育课程及实现自然教育所需要的场所。
自然教育解说员
运用科学、生动的语言和恰当的表达技巧,为体验者组织、安排体验事项,提供向导和讲解,通过
引导人们对自然、文化等方面的理解,激发其产生兴趣,从而传递自然知识的人员。
认定原则
公平公正
评价指标、认定过程公开透明,全程接受社会监督。
量化评分
依据本文件量化评分。
综合认定
评审组综合量化评分结果予以认定。
申报条件
基本要求
申报单位应具备如下基本条件: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能独立或联合开展自然教育工作;
——近三年无环境行政处罚、环境污染事故、生态破坏事件、病虫害等有害生物和野生动物疫源疾病风险记录;
——产权或使用权明确、边界清楚,具备常年开放条件,能够被自然教育基地长期使用;
——自然教育场地(含室外)能够同时满足至少30人的活动需求;
——成立自然教育基地创建及评价工作领导机构,制定自然教育基地创建及评价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创建及评价资料规范归档,档案由专人管理。
信息申报表
申报单位应填写《自然教育基地信息申报表》(见附录A)。
认定机构和流程
认定机构
归口行业主管部门负责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 1502T 027-2024 多晶硅生产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pdf
- DB63T 2320-2024 自然教育基地认定.pdf
- DB63T 2323-2024 高原林场康养基地建设规范.pdf
- DB63T 2326-2024 普通干线公路自然灾害应急处置技术规范.pdf
- DB63T 2327-2024 公路氯氧镁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pdf
- DB63T 2328-2024 公路氯氧镁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pdf
- DB63T 2330-2024 小微企业融资信用评价规范.pdf
- DB63T 2331-2024 公共信用信息查询服务规范.pdf
- DB63T 2334-2024 高寒草地生产力和草畜平衡预测技术规范.pdf
- DB 1502T 026-2024 多晶硅生产企业能源管理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