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件 高一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件 高一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名师导学;课程标准;【重要概念】

1.北洋军阀:主要指伴随的崛起而发展起来的?

。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纷争演化为

的局面。,在广州誓师

,开始了反对北洋军阀的战争。,北伐完成,彻底消灭了北洋军阀的势力。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2.二次革命:又称讨袁之役或癸丑之役、赣宁之役。,国民党代理理事长被杀。4月,袁世凯又非法签订善后大借款以扩充军备。孙中山号召发动“”。由于国民党政治软弱,党内领导层对出师讨袁存在意见分歧等原因,二次革命

。但在政治上进一步揭露了袁世凯对外投靠、对内实行独裁的反动面目。;3.护国运动:又称护国战争、洪宪之役等,是辛亥革命后发动的

的运动。护国运动起因是袁世凯在?

于北京宣布,南方将领?

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袁世凯的军队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之后亦纷纷宣布独立。,袁世凯在内外压迫下宣布,并于数月后病逝。;4.护法运动:袁世凯死后,公然撕毁《》,拒绝召开,以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联合反对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由于实权掌握在西南军阀的手中,军政府变成。孙中山认识到不可能依靠军阀达到护法的目的,愤而辞职,。;必备知识;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思维深化]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坚决反对袁世凯;北洋军阀内部矛盾加剧;日本等帝国主义改变了以往对袁世凯支持的态度。;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特点:军阀混战和割据,政治上分崩离析。

1.军阀割据: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派系纷争,混战割据,争夺中央控制权。;2.“府院之争”: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与以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之争,张勋趁机拥清废帝溥仪复辟。;3.护法运动

(1)背景:段祺瑞驱逐张勋,重新掌权公然撕毁《?

》,拒绝恢复国会。

(2)过程:1917年8月,部分国会议员在广州召开会议,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推举孙中山为大元帅。

(3)结果:西南军阀排挤孙中山;1918年,孙中山辞职离去。;4.参加一战

(1)原因:争取国际地位,抑制在华势力发展。

(2)概况:1917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方面。中国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十几万名中国前往欧洲前线。

(3)影响:为协约国胜利作出贡献;为一战结束后中国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巴黎和会奠定基础。;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1.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易错辨析]民国初年,民族工业迅速发展,主要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1.兴起的原因

(1)政治:辛亥革命失败,共和政体遭到破坏。

(2)经济: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

(3)思想

①辛亥革命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

②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促使人们思想解放。;(4)直接原因: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在社会上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2.标志:1915年9月,创办《青年杂志》。

3.主要阵地: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杂志。

4.代表人物:蔡元培、胡适、李大钊、鲁迅、钱玄同等。

5.内容

(1)思想革命

①提倡,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②提倡科学,反对旧艺术、旧宗教。;(2)文学革命: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

6.影响: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了、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的重大意义;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教材史料导读】

1.阅读本课教材导入语的图文,分析材料反映的社会问题。

[提示]社会秩序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备课驿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